專題
府城
《台南公園的身體地圖—百日行走》@台南公園
地方
走進台南公園,最先注意到的是北台灣少見的金龜樹,此樹種在闢園之初栽種了百棵,扭曲的樹瘤、臃腫的樹幹,看起來異常地兇狠、張狂。除此之外還有雨豆樹、鳳凰樹等充滿「南島風情」的樹種這些美樹、植栽,在日治時期,遠從中南半島諸國引進,移植進公園,除了完成日本對台灣的「東南亞」熱帶島嶼殖民地的典型想像,也有著將小島作為現代化實驗場的規劃藍圖。
當時,日本對台灣的建造工程除了交通、農業、水利、金融等基礎建設,「公園」也是其中一環。一九一一年底,當時的台南廳長松木茂俊發起台南公園的營建計畫,隔年通過,歷經四年半,這座透過募款、總督府補助,投下鉅資興建的現代公園在一九一七年夏天完成。
台南公園彼時是府城最時髦的地標,除了熱帶植物,還有噴泉、假山、飛瀑、花圃、裝飾電燈、運動場、紀念塔、鳥園等設施,在公園尚未完工時,此處就舉辦了台灣南部第一屆的棒球比賽(南部野球優勝旗爭奪賽,一九一四年開始,持續至一九三○年),也有「自轉車競走」(腳踏車飆速比賽)等運動盛事,當年最夯的沈常福馬戲團在一九五八年也曾到台南公園演出這座占地四萬五千坪的遼闊公園,曾經是青年男女約會首選,也是鳥迷、植物迷、運動迷等各種迷的聖地,但百年後的今天,年輕人們少了,如今成為各國移工、年長者的放鬆空間。
文字|張慧慧
第321期 / 2019年0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