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
-
戲劇新訊
《長大的那一天》 一起尋找成長的滋味
長大的那一天是什麼時候?長大又會帶來什麼喜悅和煩惱呢?繼《初生》後,飛人集社「一睡一醒之間」二部曲《長大的那一天》,以「成長」為主題。故事描述有一座魔法森林,只要進到魔法森林裡面,就可以變成任何想要變成的樣子。小男孩和小女孩,意外得到森林藏寶圖,為了尋找「長大的那一天」,走進森林。在一連串的冒險奇遇後,他們見到了魔法森林的統治者:一個不願意長大的小孩。森林統治者答應他們變成想成為的樣子,但交換的條件是得永遠留在魔法森林中。故事從辦家家酒般的遊戲出發,展開尋找長大的旅程,形式也緊扣遊戲的概念,讓長大的變幻意象更加自由。舞台上一個個皮箱打開,猶如玩具的驚喜箱,每個皮箱上的窗口都是一個故事的入口。 「一睡一醒之間」是演員周蓉詩在歷經結婚、生子等階段後的生命體驗,從《初生》,《長大的那一天》,到講述離別和消失的第三部曲,帶領孩子認識人生的必經過程。導演石佩玉認為,「長大」並非專屬孩子,隨著時間變化,無論是外在還是內在,人其實一直在長大。《長大的那一天》在法國視覺設計莒絲蓮.額貝哈,及音樂創作者王榆鈞的聯手打造下,結合剪紙、物件、光影、小偶和音樂,在充滿詩意的敘事中,讓長大的每一刻,處處有驚喜。
-
劇場快門
飛人集社《初生》幕後工作人員製造舞台光影
時間:二○一一年二月十七日 飛人集社《初生》彩排,幕後工作人員以圖片、樹葉與投影機,製造出舞台上的光影。
-
戲劇新訊 三位女性創作者的溫柔觀點
台法越洋組合 聯手打造《初生》
從台北到馬賽,經過數月電子郵件的往返討論與兩地的實驗,旅居法國的劇場演員周蓉詩、住在台北的偶戲工作者石佩玉,法國當地的視覺藝術家莒絲蓮.額貝哈(Ghislaine Herbra),三個女性創作者所組成的台法跨洋創作團隊,終於在今年一月相聚於寒冬低溫的馬賽,進行一整個月的排練,突破文化的隔閡,共同打造一齣親子題材,以偶戲與光影為表演形式,並加入原創音樂的劇場作品《初生》。這也是台北的「飛人集社」和馬賽的「東西社」劇團,首次攜手合作,預計推出兩年四部曲的夢想計畫「一睡一醒之間」的首部曲。 《初生》的故事來自一位溫柔的母親,試著以床邊故事,回答女兒關於出生的問題。內容描述一位小女孩在鯨魚的嘴巴裡撿到一顆蛋,於是他們一起出發,要為蛋找回媽媽,展開一段遇見各式各樣誕生的奇妙旅程,也來到一個不可思議的世界。遠嫁法國、身為一個四歲小女孩的媽媽,演員周蓉詩將自己與女兒睡前的對話,寫成劇本,交由石佩玉執導,在小劇場為大人小孩創造一個作夢的空間。去年拿下法國青少年讀物繪本大獎的視覺設計莒絲蓮.額貝哈,將以刮畫的手繪風格作為全劇的美術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