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於地鐵站出口處的時間轉換器。
    焦點專題 Focus

    劇場裡的魔法與成長──《哈利波特:被詛咒的孩子》東京現場直擊

  •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演出劇照。
    焦點專題 Focus

    用14年的時間,學會一個擁抱的方法:金士傑與卜學亮在《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的靈魂交會(上)

  • 從芭蕾到嘻哈,比利時雙手製造舞團「會跳舞的手指」風靡全球。
    其他

    2025中國信託新舞臺藝術節9月登場 共感當代生活「臨界點」

  • 台灣場螢幕,攝於開演前。
    回想與回響 Echo

    技術驅動的表演革新與文化重組

    關於《今昔饗宴千本櫻 萬博版》
潮州戲廣告圖片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導覽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雜誌
  • Subscriptions數位全閱覽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表演藝術年鑑
      2.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3.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4. 表藝文摘
      5. 達人系列
      6. NSO發現系列
      7. NSO歌劇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訂閱電子報
:::

廖琳妮

相關文章 1 篇
  • 音樂新訊

    當擊樂碰上電吉他 新曲打造新聲響

    在現代音樂領域中不斷創出新議題,十方樂集今年的年度公演,將擊樂與電吉他的合作為主題,邀請活躍於馬來西亞的華裔作曲家鍾啟榮、旅法作曲家廖琳妮及台灣新生代作曲家劉韋志創作,並將發表國人作曲家楊聰賢的新作與法國作曲家Hugues Dufourt的創作。 鍾啟榮的《Music for Jimi致吉米》是一首為預置音響和打擊三重奏的作品,題獻給美國知名吉他演奏者Jimi Handrix。天才Handrix是一位左撇子,不僅革新了許多吉他重要的演奏技巧,同時也是第一位將錄音的效果作為音樂表現理念的搖滾樂手。廖琳妮的作品名為CCC,單用六個泰來鑼配合手風琴及吉他,以單一樂器開發各種聲音的變化和想像,再加上電吉他與手風琴帶有金屬性的多元音色特徵,為樂曲的和聲融入張力與色調。 劉韋志的《沉沒的領域》是作曲家對日本畫家池田學的畫作有感所創作的第五首作品,他以環繞式音響空間的概念,以電吉他、擊樂和預置音響為素材,建構充斥豐富音響。由於劉韋志從池田學的畫作感受到某種狀似人類文明「擱淺」或「沉沒」於自然意象,因此本首曲子也隱喻著人類將文明推展至繁榮的當下,往往使自身轉為陷落與崩壞。

    文字|李秋玫
    第251期 / 2013年11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導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統一編號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