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
-
藝@書
家庭是一道不確定與不安的界線
家庭是世上許多人必須面對的課題。不論是原生家庭的父母、子女,抑或是因應個人生命與社會環境變遷,進而衍生的各種家庭型態。法國作家費洛里安.齊勒(Florian Zeller)的舞台劇本《母親》(La Mre)、《父親》(Le Pre)和《兒子》(Le Fils),就是圍繞著「家庭」所創作的三部曲。 這三部劇本的故事各自獨立,但故事之間的角色名字重複,且其扮演的家庭身分又有類似之處,以致於隱隱約約之間似乎可以理出一條軸線。彷彿是以一對離異的夫妻為核心,延伸到上一代的失智父親,以及下一代心理狀態不穩定的兒子,同時又牽涉到夫妻兩人現在的情感狀態,以及回溯兩人曾共享的生活點滴。劇情背景設定在巴黎,召喚出的情感糾結卻是不分國界的。名字是個代號,父母子女之間的關係才是重點,並且可以輕易連結到我們每一個觀眾及讀者的經驗,對照著我們每一個人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所處的位置。 齊勒生於1979年,22歲出版第一本小說。2004年以劇本《他者》(LAutre)進入劇場界。此後劇本創作不輟,並常與法國知名劇場演員合作。2010年至2018年間,齊勒陸續創作《母親》、《父親》和《兒子》,其間還穿插了多齣劇本創作,包括《謊言》(Le Mensonge)、《幕後》(LEnvers du dcor)、《起飛之前》(Avant de senvoler),以及翻譯為英文後揚名國際的《真相》(La Vrit)。這段期間創作的劇本題材未必有一致性,但有些元素確實有重疊之處。例如《起飛之前》裡有位年長且思緒恍惚的父親,不免讓人聯想到《父親》裡的主角。 或許因為齊勒的劇本常以看似鬆散的片段串連而成,台詞淺顯明快,沒有複雜的情節起伏,也沒有高深的生難詞語。正是通過這樣的風格,齊勒的劇本往往給人一種貼近生活、無所不在的現實感,但又似乎隱藏了許多未曾開口明言的事實。齊勒於2018年出版《兒子》一劇時,接受《舞台前》(LAvant-scne thtre)雜誌訪問,坦言他的劇本語言一向非常簡單,而正是這種簡單的語言令他喜愛劇場,在表面上看起來平凡無奇的文字背後蘊含張力,在簡單之外保存了各
-
新銳藝評 Review
10年小太陽
2014年,「安徒生與莫札特的創意劇場」 於中山堂將林良經典散文集《小太陽》搬上舞台,以《小太陽:一個家的音樂劇》為題。2023年,10年回望,台中首場演出謝幕時,製作人提到10年來的改變,包含自身成為母親,包含歷經生離死別及與家人間的互動等,進而影響《小太陽》的重新演繹方式。而提及《小太陽》原作曲者劉新誠已離世,更一度哽咽。10年《小太陽》,除了製作團隊的回望凝視,觀眾又如何看待? 《小太陽》以〈一間房的家〉開篇,此文以「窗戶外面是世界,窗戶裡面是家」開篇,突顯家空間的意義。「只有一個房間的家」(意外搭上時事話題),無論哪一版本,皆是舞台的核心。林良在書序中言(2013麥田版),自己最珍視的篇章有二,其一是〈一間房的家〉;無論2014首演或2023新版,都掌握故事由房間啟始的意義,區隔屋裡屋外,陰溼城市與溫暖家屋。作家另一珍視篇章為〈小太陽〉,兩次舞台版本皆善用此篇,並皆擷取〈南下找太陽〉的故事,使原書「小太陽」的象徵意義得以具體化。而新版更突顯陽光的無所不在,月色也透過小演員之口定義為「夜晚的太陽」;林良在書中所述「書桌上開鳳梨罐頭」一句,戲劇透過「訪問師母」的方式帶出〈滋味〉一曲,新版更在戲劇首尾的夫妻對話中皆加入此橋段,鳳梨罐頭曾是台灣的黃金傳奇,頗有突顯家庭生活金澄酸甜及台灣時空背景的效果,且與「小太陽」互為輝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