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世上許多人必須面對的課題。不論是原生家庭的父母、子女,抑或是因應個人生命與社會環境變遷,進而衍生的各種家庭型態。法國作家費洛里安.齊勒(Florian Zeller)的舞台劇本《母親》(La Mère)、《父親》(Le Père)和《兒子》(Le Fils),就是圍繞著「家庭」所創作的三部曲。
這三部劇本的故事各自獨立,但故事之間的角色名字重複,且其扮演的家庭身分又有類似之處,以致於隱隱約約之間似乎可以理出一條軸線。彷彿是以一對離異的夫妻為核心,延伸到上一代的失智父親,以及下一代心理狀態不穩定的兒子,同時又牽涉到夫妻兩人現在的情感狀態,以及回溯兩人曾共享的生活點滴。劇情背景設定在巴黎,召喚出的情感糾結卻是不分國界的。名字是個代號,父母子女之間的關係才是重點,並且可以輕易連結到我們每一個觀眾及讀者的經驗,對照著我們每一個人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所處的位置。
齊勒生於1979年,22歲出版第一本小說。2004年以劇本《他者》(L’Autre)進入劇場界。此後劇本創作不輟,並常與法國知名劇場演員合作。2010年至2018年間,齊勒陸續創作《母親》、《父親》和《兒子》,其間還穿插了多齣劇本創作,包括《謊言》(Le Mensonge)、《幕後》(L’Envers du décor)、《起飛之前》(Avant de s’envoler),以及翻譯為英文後揚名國際的《真相》(La Vérité)。這段期間創作的劇本題材未必有一致性,但有些元素確實有重疊之處。例如《起飛之前》裡有位年長且思緒恍惚的父親,不免讓人聯想到《父親》裡的主角。
或許因為齊勒的劇本常以看似鬆散的片段串連而成,台詞淺顯明快,沒有複雜的情節起伏,也沒有高深的生難詞語。正是通過這樣的風格,齊勒的劇本往往給人一種貼近生活、無所不在的現實感,但又似乎隱藏了許多未曾開口明言的事實。齊勒於2018年出版《兒子》一劇時,接受《舞台前》(L’Avant-scène théâtre)雜誌訪問,坦言他的劇本語言一向非常簡單,而正是這種簡單的語言令他喜愛劇場,在表面上看起來平凡無奇的文字背後蘊含張力,在簡單之外保存了各種謎樣的可能性。這種「簡中見繁」的劇本風格,呼應他筆下的劇情結構,在單純的線條之間,建立起一圈又一圈迷宮般的迴路。
《母親》、《父親》和《兒子》可以是一個家庭的三部曲,但也可以是三個家庭的糾纏與不得已。可以說是建立在家庭倫理的關係之中,也可以說是從不同的身分角度來思考個人在群體中的位置。法國資深劇評家科斯達茲(Gilles Costaz)以「不確定的三部曲」為題,觀察三齣劇作中所揭露的各種不確定關係,不僅存在於外在的當代家庭結構,也存在於個人內在的分寸拿捏。
以《母親》為例,劇情似乎是主角內心所想像出來,又像是許多她所無法掌握的外在事件所組成。她的先生總是在出差,而她總是想著與久失音訊的兒子取得聯繫。母親以為可以掌控回到身邊的兒子,但兒子卻是要離開母親以追尋理想。劇情場景似乎不斷重複,但每次重複時又有些許元素變異。到底真相是什麼?又如《父親》,劇中的男主角不斷擺盪在過去的回憶與現實的遠行之間,什麼才是近在眼前的真實?主角心中未必有確定答案。
齊勒在訪談中提到《兒子》一劇的不確定感與悲劇性。父親因為離婚的緣故,內心始終對兒子有一份歉疚,希望能藉由他所推想的有效方式來補償兒子,以致反而做出錯誤的決定,讓兒子在各種複雜難解的問題之間選擇自殺一途。父親因為想像的歉疚感而做的一切,最終導致個人無法消弭的一生歉疚。
從社會寫實的角度來看,齊勒的《母親》、《父親》和《兒子》對應到當今婚姻與家庭的常態,同時也涉及學校與職場、公領域與私領域的互相滲透。傳統家庭模式或許不見得是核心價值,但當一切親密的關係都可以是選項(或不需要是選項)的此時此刻,我們是不是在這種看似簡單的外在環境之下,反而更難以俐落地界定自我的內在定位?
這或許是我們閱讀齊勒劇作時的扣問,也是許多劇場觀眾的不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