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議聲此起彼落的第5場〈沼澤地獄〉,梅菲斯特站上抗議焦點。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穿越現實與幻想的地獄旅程(下)

    東京新國立劇場歌劇《娜塔莎》
  • 《嫌疑犯X的獻身》舞台劇卡司合照,由左至右為何冠儀、謝孟庭、黃云歆、葉文豪、莫子儀、梅若穎、高英軒、杜思慧、周明宇。
    戲劇(曲)

    東野圭吾《嫌疑犯X的獻身》舞台劇12月台北首演 莫子儀領軍實力派演員同台飆戲

  • (左起)王珩、許映琪、張可揚。
    話題追蹤 Follow-ups

    讓每個人都能用自己的方式,進入同一個場域

    「共融路上你和我:藝術實踐的一千道風景」分享會側記
  • 黃建豪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黃建豪 不是那麼「成功」,還是繼續「嚎哮」

數位資料庫-開學季優惠廣告圖片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導覽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雜誌
  • Subscriptions數位全閱覽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表演藝術年鑑
      2.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3.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4. 表藝文摘
      5. 達人系列
      6. NSO發現系列
      7. NSO歌劇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訂閱電子報
:::

劇場藝術

相關文章 3 篇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映現當下生態? 活絡產業氣氛?

    「得獎的是」當獎項揭曉,鎂光燈亮起,所帶動的是什麼呢?在政府高舉「文創產業」大纛的此時,設置表演藝術獎項的意義又在哪裡呢?除了肯定與光環,這中間所串起的連動效應,包括反映創作趨勢、活絡「產業」氣氛、打造藝術明星等等,似乎都是大家所期許的「可能的未來」

    文字|莫嵐蘭
    第242期 / 2013年02月號
  • PAR表演藝術
    專欄 Columns

    燈光不只是照明而已

    當我們把光當成詩句來讀,把光當成顏料在畫,當成音符,當成塑材,燈光才能產生真正的作用,因為燈光不只是照明而已,它是很有靈性的東西。

    文字|聶光炎
    第96期 / 2000年12月號
  • 台北

    肢體的藝術宴饗 九九年台北藝術節

    第二屆台北藝術節爲使一般大衆能感受藝術豐富多元特性,規劃出三大主題──「世紀感動」、「精華再現」、「城市焦點─藝術推廣列車」及兩大活動「深度之旅」與「進城來看戲」,共有二十九個藝術團體參與,總計一百零五場演出。在節目內容上,「多元化的肢體展現」與「兼顧各年齡層的觀衆群」爲本屆的主要特色。

    文字|劉守曜
    第76期 / 1999年04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導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統一編號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