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主題撰寫

相關文章 1 篇
  • 特別企畫 Feature 舞譜教師曾瑞媛的讀譜術

    以「舞譜」記錄、體驗、探索、創造身體動作

    如果說現當代舞蹈在表演藝術中相較小眾,那麼,在現代舞蹈發展上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舞譜」,可能是小眾中的小眾了。不若樂譜的隨手可得,網路下載、圖書館借閱、或是鄰居家正在學鋼琴的孩子可能就有一份貝多芬的《給愛麗絲》琴譜。上哪找舞譜?首先已經是個問題了。如何讀舞譜?更不是國民義務教育中的一環還記得國小音樂課學吹長笛,至少就得先學會識別簡單的樂譜吧?單從這兩點,舞譜的低普及度顯而易見。 不過,低普及度無法與舞譜的存在價值與應用潛能劃上等號,只是讓舞譜總是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透過專訪獲拉邦舞譜重建者認證的舞譜教師曾瑞媛,我們試著稍稍揭開舞譜的神秘面紗。 什麼是舞譜? 曾瑞媛提到:「舞譜,即是一種動作的記錄」。若從這個角度來看,舞蹈史上已定義石器時代畫有牽手舞蹈小人的紋彩陶盆、石窟上的壁畫磚,即可視為是一種沒有文字時代下,以圖像記錄舞蹈的方式。而現今西班牙巴賽隆納市政廳,也珍藏著一份記錄著14世紀軍隊操練過程的圖譜,把當時軍隊行徑動作與路線皆清楚記錄下來,此亦可視為一種動作的譜。 不過,在現當代舞蹈領域若提到舞譜,所指向的大多是現代舞蹈史上赫赫有名的舞蹈理論家拉邦(Rudolf von Laban)所創立的拉邦舞譜(Labanotation)。20世紀初,無論在美國或德國,正是現代舞蓄勢待發之際。為使現代舞與文學、繪畫、音樂等其他藝術形式齊名,舞蹈經典同樣可供後世流傳、珍藏與重建,拉邦於是發展了這套舞蹈的記譜方法,以及支持這套記譜法後面的動作理論系統。

    文字|樊香君
    第347期 / 2022年07月號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