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葉歸根》致敬媽姐一生無私的奉獻,海報素描出自檳城建築師梅志雄之手。
    檳城

    喬治市姑婆屋的沉浸式演出 述說「媽姐」人生

  • 第36屆傳藝金曲獎音樂類特別獎得主陳茂萱(左)與第36屆傳藝金曲獎戲曲表演類特別獎得主林吳素霞(右)。
    其他

    第36屆傳藝金曲獎公布入圍名單 陳茂萱、林吳素霞獲特別獎

  • 焦點專題 Focus

    當青年文學躍然舞台

    想像力、成長與靈魂交會的三場對話
  • 對羅智信而言,這些物件不是展覽的「道具」,而是與機構共同演出的「演員」。他擅長捕捉日常中的錯覺與荒謬,從現成物中重組現實,讓觀者在作品中看到熟悉的線索,又察覺那微妙偏離的現實。
    其他

    表演藝術圖書館非靜態策展 藝術家羅智信以《KnockKnock#1: 黃瓜》打開空間想像

潮州戲廣告圖片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導覽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雜誌
  • Subscriptions數位全閱覽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表演藝術年鑑
      2.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3.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4. 表藝文摘
      5. 達人系列
      6. NSO發現系列
      7. NSO歌劇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訂閱電子報
:::

貝瑞佐夫斯基

相關文章 1 篇
  • 音樂新訊

    貝瑞佐夫斯基 獨到琴音精湛獻禮

    當年,貝瑞佐夫斯基(Boris Berezovsky)到了美國,首場鋼琴獨奏會後,當地的《達拉斯晨報》宣示性地下筆斷言:「這是場重要的演出!」如此的讚賞歸因於鋼琴家全然出人意表的詮釋方式,以全新的角度看待音樂,使得該媒體評斷:「甚至可以說這是正在鋼琴演奏中得以復活的事物。」一九六九年出生於莫斯科的貝瑞佐夫斯基,是一九九○年國際柴科夫斯基大賽鋼琴金牌得主。事實上,早在得獎前兩年,他在倫敦的初登場,即被倫敦《泰晤士報》形容為「一位前途無量的藝術家」,由此看來,得獎,只是遲早的事。 多年來,他依舊以其獨到眼光與感受力聞名於世。曲目多元之外,所灌錄的拉赫曼尼諾夫奏鳴曲榮獲德國碟評人大獎;拉威爾大碟則獲法國《音樂世界》、《音叉》雜誌、《BBC音樂雜誌》及英國《周日獨立報》等特別推介,且於二○○六年榮獲BBC音樂雜誌大獎。不僅如此,他的室內樂作品更廣受推崇,並獲獎連連。此次來台,他將與指揮瓦格所帶領的TSO演出拿手的拉赫曼尼諾夫《第四號鋼琴協奏曲》,而樂團更將演出柴科夫斯基、李斯特等樂曲,以此作為瓦格帶給觀眾的隆重獻禮。

    文字|李秋玫
    第280期 / 2016年04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導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統一編號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