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芙琳.葛蘭妮
-
特別企畫 Feature 打擊樂家
艾芙琳.葛蘭妮:以多重感官,打開世界的多元聆聽可能
艾芙琳.葛蘭妮是世上第一位以獨奏家姿態縱橫樂壇的打擊樂演奏家,在2007年以傑出成就獲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親授皇家爵級騎士司令勳章(DBE),她的音樂生涯在眾人的質疑聲中開啟,也不斷以優異的演出及實際作為來回應種種偏誤的刻板認知。 聲響的受器只能是耳朵? 德國導演湯瑪斯.里德爾施埃默(Thomas Riedelsheimer)在他2004年榮獲BAFTA Scotland最佳紀錄片獎的電影《觸覺聲音:葛蘭妮的聲音之旅》(Touch The Sound:A Sound Journey with Evelyn Glennie)中,拍攝了葛蘭妮在學校指導一名聽障生的過程,兩人先用眼睛仔細觀察了室內大鼓(Concert Bass Drum)的鼓皮被敲擊時的狀態,隨後她邀請學生一手持鼓槌擊打,另一手觸摸著鼓胴,留心感受經由敲擊產生的振動,在兩人用同樣的方式體驗過各式尺寸不一的樂器後,她讓學生指出不同樂器產生的振動能在身體的哪些部位形成共振。 葛蘭妮隨後解釋道,演奏家敲打了樂器後,在觀眾的感知中,他們聽到了一個聲響,該聲響經過一段時間就消失了,但對演奏者來說,在聽得到的聲響之外,還可以透過視覺及觸覺感知到振動在持續發生,體驗一個聲響始於擊打瞬間、止於振動消失的完整過程,因此她興奮地對學生說:「事實上,我們聽到的更多。」 8歲時因疾病而逐漸成為深度聽力喪失者(profoundly deaf)的葛蘭妮,在以打擊樂獨奏家的身分進入公眾視野後,人們對她的故事產生極大的興趣聽障者何以成為專門處理聲響的音樂家?她又如何「聽到」音樂?然而大部分的臆測與疑問皆來自對聽力障礙的誤解,她因此親自執筆寫下了《聽覺散文》(Hearing Essay)詳述自身的聽力狀況,如何利用其他的感官覺察聲音,並將聽覺定義為「一種特殊形式的觸覺」(a specialized form of touch),當某個聲響事件發生時會透過空氣的振動傳播開來,多數人透過耳朵接收如此振動,但那不是人體唯一的接收管道。 葛蘭妮在中學時期經歷了特殊的訓練,在埃倫學院(Ellon Academy)打擊樂老師朗恩.福布斯(Ron Forbes)的建議下,她取下助聽器
-
編輯室碎碎念 Editorial
編輯室碎碎念
當我小女兒要申請美國的大學時,除了要繳交高中成績和美國大學入學考試成績以外,她還被要求要以特定的主題寫小論文,其中一篇是:詳細描述一個影響你,並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你思維方式的人。 當我在寫這期的專文〈未完待續的三幕劇〉時,我突然想起了我女兒的這篇小論文,並意識到我正在寫這個主題。 在我們的一生中,影響我們的人太多。小時候,是家人;上學後,我們會從老師和同學身上學到新東西;成年到老,我們可能會遇到改變我們思維方式,並讓我們對世界的理解有所增長的人。 雖然高中畢業後,我在享有盛名的音樂學校學習了10年,但與許哲誠的合作,讓我學到了比我在學校中所學的更多關於聲音方面的知識。在很多方面,他顯然改變了我看待世界的方式。我希望透過與他人的分享,別人也能有所啟示。 本期有5位傑出藝術家的專訪,每位都有一個帶您進入新世界的故事。 如果音樂是一個有聲的世界,那麼有必要會看譜嗎?在許哲誠談〈點字譜的實用性〉一文中,他會描述面對這個問題的經歷。 蕭煌奇不用多介紹,他是一位超級巨星,他的歌曲和令人驚嘆的洪亮嗓音讓人們一遍又一遍地聽他的歌超過 20 年。他在接受採訪時與我們談論了他的生活和創作過程,雖然他走的路與許哲誠截然不同,但正是音樂的力量,讓他能夠影響他人並為他人帶來歡樂。 和波孝禧是一位日本視障古典小提琴家,他作為演奏家和教育家的成功職業生涯,打破了許多界限。 林靖嵐證明了舞蹈的世界並不對失聰者關閉。她不僅是一位激勵人心的舞者,還分享帶領「林靖嵐聽障舞蹈團」的經驗和技巧。 人們會認為聽覺是音樂家必備的能力,但蘇格蘭打擊樂手艾芙琳.葛蘭妮幾乎完全失聰。作為打擊樂手的職業生涯使她走遍了世界各地,她經常教授人們可以用耳朵以外的身體部位感受到聲音的想法。 我覺得這一期的雜誌內容肯定會啟發很多人。甚至,如果它讓一些讀者改變了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我也不會感到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