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藝穗節
-
新加坡
贊助商撤資「M1藝穗節」前途生變 非主流演出還有舞台嗎?
新加坡「M1藝穗節」(M1 Singapore Fringe Festival)創辦於2005年,2025年的節目於1月8日至19日演出。這個由新加坡劇團「必要劇場」主辦的藝術節慶,這21年來由電信業者第一通(M1)贊助。然而第一通將在今年以後撤資,少了冠名贊助,作為非營利組織的必要劇場就無法獨立讓藝穗節持續下去。因此自去年10月起,必要劇場就積極為藝穗節尋求個人或企業的資金支持,發起籌款活動,計畫籌措新幣5萬元(約新台幣115萬元),以讓2026年藝穗節能夠順利進行頗有「走一步算一步」的打算。 多年來,藝穗節秉持著為觀眾展示非主流、具社會意識的藝術作品,除了戲劇表演,也集合舞蹈、音樂、行為藝術、裝置藝術等多種藝術形式。藝穗節一般在每年的1月份舉行,每年都會設定與社會和世界課題相關的主題,例如戰爭、氣候危機、移工困境、心理健康等社會課題,任藝術工作者們回應。
-
新加坡
濱海藝術中心培育新創,酷兒製作為弱勢療傷
濱海藝術中心今年落實了3項嶄新培育計畫,分別是「華藝醞釀場」、「PLAYlab」、「TRIP」,為本地藝術工作者提供資源進行實驗與創作。 「華藝醞釀場」邀請兩位經驗豐富的劇場人分別進行創作。他們利用中心的排練及演出場地,在今年2月各自邀請觀眾觀賞他們的「過程展現」,並交流反饋。「PLAYlab」則公開邀請藝術工作者為兒童觀眾創作戲劇表演,今年3月,獲選的5組藝術工作者們在中心提供的表演場地裡呈現演出。演出之後,所有創作者也與藝術中心進行了匯報和反饋。「TRIP」是培育新晉導演的平台,通過公開招募的方式,選出兩名年輕導演,讓她們在藝術中心旗下的常年節目系列「The Studios」中執導創作。「TRIP」為期兩年,新導演有機會向3位資深導演定期進行諮詢會學習,今年4月份,她們都各自呈現了執導作品。 另一方面,自今年初,本地劇場陸續呈現了3部探討酷兒議題的演出。1月份於M1藝穗節呈現的《Never The Bride》探索新加坡男同志婚姻的各種可能性;戲劇盒於3月份呈現《色染雲朵時》,這部引錄劇場(verbatim theatre)(編按)作品探討年長酷兒群體所面對的創傷與困境。必要劇場也在3月份呈現《Old Gaze》,這是該團酷兒系列三部曲的最終版,劇團以荒誕喜劇形式探索年長酷兒在新世代所面對的掙扎。自去年新加坡廢除377A條文,男性之間的性行為不再被視為刑事罪行以後,藝術工作者們不約而同地在創作中回應這項決定,劇場向來是反映現實、提高社會意識的空間,更是為弱勢群體展開癒合過程的寶貴平台。 編按:紀錄劇場的一種,源起於英國,相較於發展較早的德國紀錄劇場,引錄劇場更著重口述語言的特性,劇中的一字一句,甚至語氣及停頓均來自錄音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