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要劇場《Old Gaze》。(截自必要劇場官網)
新加坡

濱海藝術中心培育新創,酷兒製作為弱勢療傷

濱海藝術中心今年落實了3項嶄新培育計畫,分別是「華藝醞釀場」、「PLAYlab」、「TRIP」,為本地藝術工作者提供資源進行實驗與創作。

「華藝醞釀場」邀請兩位經驗豐富的劇場人分別進行創作。他們利用中心的排練及演出場地,在今年2月各自邀請觀眾觀賞他們的「過程展現」,並交流反饋。「PLAYlab」則公開邀請藝術工作者為兒童觀眾創作戲劇表演,今年3月,獲選的5組藝術工作者們在中心提供的表演場地裡呈現演出。演出之後,所有創作者也與藝術中心進行了匯報和反饋。「TRIP」是培育新晉導演的平台,通過公開招募的方式,選出兩名年輕導演,讓她們在藝術中心旗下的常年節目系列「The Studios」中執導創作。「TRIP」為期兩年,新導演有機會向3位資深導演定期進行諮詢會學習,今年4月份,她們都各自呈現了執導作品。

另一方面,自今年初,本地劇場陸續呈現了3部探討酷兒議題的演出。1月份於M1藝穗節呈現的《Never The Bride》探索新加坡男同志婚姻的各種可能性;戲劇盒於3月份呈現《色染雲朵時》,這部引錄劇場(verbatim theatre)(編按)作品探討年長酷兒群體所面對的創傷與困境。必要劇場也在3月份呈現《Old Gaze》,這是該團酷兒系列三部曲的最終版,劇團以荒誕喜劇形式探索年長酷兒在新世代所面對的掙扎。自去年新加坡廢除377A條文,男性之間的性行為不再被視為刑事罪行以後,藝術工作者們不約而同地在創作中回應這項決定,劇場向來是反映現實、提高社會意識的空間,更是為弱勢群體展開癒合過程的寶貴平台。

編按:紀錄劇場的一種,源起於英國,相較於發展較早的德國紀錄劇場,引錄劇場更著重口述語言的特性,劇中的一字一句,甚至語氣及停頓均來自錄音訪問。

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