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 Feature
接住特殊境遇青少年的6種機構
在台灣以青少年主體相關的公共政策不多,大部分是社會福利、急難救助或懲戒矯治,意即當我們發現青少年接近社會安全網邊緣時才有相關機制介入。根據《報導者》在2017年發布的「廢墟裡的少年兩萬名被遺忘的高風險家庭孩子們」專題中的資料整理顯示,2014年到2017年間衛福部統計高風險家庭通報數從2萬5千戶增加到近3萬戶,牽涉所及的孩子高達4萬3千位,其中12歲到未滿18歲的少年,有將近1萬6千名。(註1)而台灣每年還有近3千5百名風險更高的兒少,被轉介進入安置機構裡。
在台灣,依照不同的處遇狀況,特殊境遇青少年可能會接觸到的機構依照社福、教育、法務大致可被分成6個級別:
分級1
教育型社福關懷據點
多為非營利組織自主成立之深耕在地、陪伴教育的據點。主要為提供弱勢或為學校、家庭所忽略的孩童、青少年提供課輔、補救教學,或是提供午、晚餐,結合在地社區的力量來彌補家庭環境無法給予孩子的部分。相關機構如「孩子的秘密基地」、「家扶基金會」、「聯電課輔班」、「小草書屋」等。而各家據點的經營理念不同,提供的方案與服務也會不同,如台東「孩子的書屋」甚至設立咖啡館還成立鼓隊,邀請職人培養孩子帶得走的能力和技藝。
分級2
高關懷班
旨在導正並加強國中階段高關懷學生之學習觀念、生活態度及法治觀念,協助中輟復學或有中輟之虞等學生培養校園學習及生活適應能力。採取個別化的模式,另外安排彈性課程教育方案,如藝術、技藝等課程。由有需求的學校自行在校內設立,來源為原校學生,並運用原校既有的行政人員、場地空間抽離部分原班課程,依學生特性設計適性課程,進行彈性分組教學,以學生能逐漸回歸正規教育體制為目標。(註2)
分級3
中介教育學校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轄下之各縣市中介教育學校(慈輝班)全國各地共計11所,另還有15個民間團體與教育部辦理的合作式中途班,如斗六的雲彩全人關懷學園、屏東飛夢林學園等。此類中介教育學校專門接收
文字|余浩瑋
第354期 / 2023年0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