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視旅行
-
新銳藝評 Review
用腳步探索聲音
音樂的當代性,之於以舞蹈或劇場為主體的呈現形式,似乎較難引起共鳴,或被認為封閉。音樂或聲音的前衛,的確常局限於「作品內」,因演者須忠於樂譜詮釋,觀者需時間專注聆聽,甚至對於些許音樂知識的理解也是必需。然而在《即視旅行》這場音樂會中,所嘗試探究的不是作品「內」,而是作品之「外」,是呈現傳遞音樂╱聲音未來樣貌的「形式」而非「內容」;在一類似展覽的空間,在多聲點、多錄像、自由觀演互動、藍芽裝置即時回饋之間,如同即興旅行般,讓一切有機而生。 概念與文本設計者趙菁文在「傳遞聲音的形式」這樣的提問下,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一樓灰盒子與2樓聯合餐廳的大、小空間中,設置了6.1環繞聲場、耳機、沿樓梯間喇叭等量體迥異的播放媒介;在2樓主廳,一列對角線的灰色長椅觀眾座位,將空間分為兩大對稱的三角形區域,左邊是3幅中型螢幕的投影區,右邊則是一群舊式映像管電視約莫8、9台,不同尺吋,依其三原色自然老化的色調,放映著同與異的影像內容有白內障般的灰白,有的偏紅、黑、青、黃;觀者坐在長椅上,可以選擇面向色彩豐麗的鮮明,或是望向象徵生命時間衰變老化、無可避免的殘缺。然而,在這視覺頗擁擠的空間中,「聲音」卻仍是主體;觀者不論走到哪,同一首聲音作品同步播放著,只是呈現媒介、聲部數量、音質扭曲等有所不同。
-
音樂 你聽的音樂會,不是只有音樂會?
《即視旅行》 一場因「你」而不同的音樂表演
西方音樂的演奏與聆賞,自古以來有許多種類,有家庭室內樂的、戶外表演的、為教堂禮儀的、也有社交沙龍的但隨著時間推移,「觀」與「演」之間卻逐漸分離,以一條線畫開兩界,分為台上台下。百年來也許成為慣例,但到了21世紀,在網路影音搶占生活空間、歷經病毒肆虐後的今天,人與人的距離、真實與虛擬的區隔等,是否還可能因循來時路,一直走下去?《即視旅行》藝術總監暨文本設計趙菁文說:「其實音樂演出的形式,一直在隨著時代而改變。正襟危坐地安靜聆聽,觀演分清楚的音樂演出,還能再50年、100年嗎?我懷疑。」 2023 C-LAB 聲響藝術節以「DIVERSONICS」為主題,節目包括當代音樂/聲響、舞蹈聲響、展演跨域、校際單元、詩與聲響、IRCAM 國際論壇與工作坊、專場講座。《即視旅行》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音樂學系音樂科技跨域合作組、資訊工程學系共同製作的表演,並與史丹佛大學合作技術提供。 不同於一般一個半小時左右的音樂會,《即視旅行》完整的演出長達6.5小時,每半小時有截然不同的表演輪迴一次。場地也非傳統的音樂廳,而是兩層樓的建築物與預先布置的空間,期間觀眾不但可隨意進出,也能像看展覽一樣上下樓欣賞。也許剛進來聽見表演者只有單獨的節拍聲,但演奏者隱藏式耳機卻有與其他相對應的音樂;又或許無人配戴的耳機內透露出相同的樂段,卻被濾掉了高低頻。走到不同的地方可能因為布幕、牆壁反射、遠近等改變了聲響。在創作中不斷挑戰形式的趙菁文,對製作提出的發想是:「同一首」音樂作品,會不會因為你的旅行站點,所聽到的、看到的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