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 Feature
2024年度現象:03.演出周邊活動、論壇爆量
在作品之外,我們還需要什麼形式的對話?
視覺藝術學者王聖閎於2018年為台新藝術獎撰寫年度觀察報告時,提及「周邊事件」蓬勃發展的現象:
相較於「展示」本身,我們是否已來到一個更為側重「事件生產」的時代?如果仔細觀察近年臺灣當代藝術的發展,不難發現許多中、大型的展覽必定會配備極其綿密的周邊事件。無論是論壇、講座、工作坊、教育推廣活動,還是正式或非正式的小型對談,策辦者們總是力求在展覽期間塞滿每一個能夠維繫討論熱度(以及臉書活動曝光度)的週末時段。(註1)
時間過了6年,即便對隔行如隔山的表演藝術界而言,這段文字依然適用。
如果表演藝術在於台上台下、此時此刻的聚集與交流,那麼觀眾就演前演後的對話需求,期待的又是什麼?
對於曾聽過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分享創作的觀眾,一定不陌生「你看到什麼就是什麼」這句話。(註2)這是創作者願意將自由詮釋權交予觀眾的餘裕,也是觀眾對自己、對作品的雙重信任然而,卻也將作品閉鎖於觀眾獨一無二、不須言語的個人體驗之中。近年,隨著當代劇場愈來愈強調公共性與集體思辨,更試圖以任何形式的「討論」,延續作品本身內建意義。或說,將作品視為某種拋磚引玉,提供議題切入點,引發公眾╱觀眾關注。
表演藝術的「周邊事件」,當然不見得全都具備深厚思辨意涵。這類活動,大致可分為「行銷宣傳」與「作品詮釋」兩種類型,多以「與觀眾建立連結」為目的,也都行之有年。前者尋找的是潛在觀眾,藉由對談、訪談向大眾宣告「事件即將發生」,有時更試圖與來自不同領域的知名人物對話,拓展可能的觀眾群。附加任務則是讓觀眾進場前,能對作品有一定的認識。這對現今資訊爆炸、活動密集的當代社會而言,自有其存在必要。至於宣傳物與內容物是否一致,不是這階段該煩惱的事情。至於後者,如節目單文字資訊的延伸,類別涵蓋演前導聆、演後座談、策展系列節目論壇等。此外,近年場館常於售票網頁或社群媒體公告導聆╱座談名單,也成為吸引觀眾購票的動機之一,或如館方曾有企劃人員私下表示「有演後座談的場次總是賣得比較快」。
演出結束後的發酵與醞釀,似乎是強調「群聚」的表演藝術界(以歐美劇場為典範)始終嚮往的境界。
文字|白斐嵐
官網限定報導 202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