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G 藝術中心。
    焦點專題 Focus

    韓國如何養成全球音樂人才?揭開英才教育體系下的榮光與陰影

  • 「Hibiya Art Park 2025」官方網站首頁。
    東京

    在Park與藝術相遇 東京日比谷營造新的公園型態

  • 路邊的日本人

    我和環保之間說不清的關係

  • 第23屆台新藝術獎三大獎得主合影。左起:倪祥代表領獎人馮志銘、張立人、許芃與末路小花張棉棉。
    其他

    第23屆台新藝術獎三大獎得主揭曉

PAR數位廣告買二送一廣告圖片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導覽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雜誌
  • Subscriptions數位全閱覽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表演藝術年鑑
      2.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3.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4. 表藝文摘
      5. 達人系列
      6. NSO發現系列
      7. NSO歌劇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訂閱電子報
:::

Burning man

相關文章 1 篇
  • 特別企畫 Feature 胡士托音樂節、火人祭的烏托邦夢

    從理想國到沙漠祭典——逃避現實的藝術與節慶想像

    「烏托邦」一詞乃是翻譯,並非中文原創。16世紀英國作家、大法官湯瑪斯.摩爾(Sir Thomas More)憑空想像了一個制度完備、運作良善的海外孤島,並以希臘文「沒有」( ὐ )和「地方」(ό)造Utopia新詞,作為書名。中文取其音,譯為「烏托邦」,實在是神來之筆。 摩爾是都鐸王朝亨利八世的朝臣。君王如虎,心思難測,亨利八世最後以叛國罪論處摩爾,將之斬首。行刑前,摩爾只能請劊子手為他調整鬍鬚的位置,以免鬍鬚被利斧所損。摩爾精巧的腦袋有辦法構思出烏托邦,卻保不住自己的性命,只能救自己的鬍鬚,實在諷刺。

    文字|吳家恆
    官網限定報導  2025/05/28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導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統一編號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