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士托音樂節的參與者、帳篷及等待進場的人群。(取自Wiki commons)
特別企畫 Feature 聲光邊界的烏托邦(一) 胡士托音樂節、火人祭的烏托邦夢

從理想國到沙漠祭典——逃避現實的藝術與節慶想像

「烏托邦」一詞乃是翻譯,並非中文原創。16世紀英國作家、大法官湯瑪斯.摩爾(Sir Thomas More)憑空想像了一個制度完備、運作良善的海外孤島,並以希臘文「沒有」( οὐ )和「地方」(τόπος)造Utopia新詞,作為書名。中文取其音,譯為「烏托邦」,實在是神來之筆。

摩爾是都鐸王朝亨利八世的朝臣。君王如虎,心思難測,亨利八世最後以叛國罪論處摩爾,將之斬首。行刑前,摩爾只能請劊子手為他調整鬍鬚的位置,以免鬍鬚被利斧所損。摩爾精巧的腦袋有辦法構思出烏托邦,卻保不住自己的性命,只能救自己的鬍鬚,實在諷刺。

藝@書廣告圖片
《樂典01 ─ 馬水龍》CD廣告圖片
演出評論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樂典01 ─ 馬水龍》CD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