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姆.巴塔維爾
    焦點人物

    山姆.巴塔維爾 展覽是創造一段旅程,就像導演安排一場戲

  • 波瓦(左三)與杜爾勒(右一)等「里約被壓迫者劇場中心」草創成員。
    話題追蹤 Follow-ups

    以藝術點燃人權之火

    記巴西劇場大師波瓦94歲冥誕與「316被壓迫者劇場日」
  • 廖原慶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廖原慶 表演,是他選擇做一輩子的事

  • 《旗津白玫瑰.25紀事》
    音樂

    超越感傷的悼念的藝術

    評新古典室內樂團《旗津白玫瑰.25紀事》
PAR數位廣告買二送一廣告圖片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導覽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雜誌
  • Subscriptions數位全閱覽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表演藝術年鑑
      2.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3.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4. 表藝文摘
      5. 達人系列
      6. NSO發現系列
      7. NSO歌劇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訂閱電子報
:::

2008群策會感恩音樂會

相關文章 1 篇
  • 音樂新訊 在多元樂音中,體驗土地之愛

    台灣音樂之美—2008群策會感恩音樂會

    以多元化的社會建構的台灣,包含著許多不同的族群,當然也囊括著各種美麗的聲音。這個由民間團體群策會所舉辦的感恩音樂會,一直以來即以推薦台灣作曲家作品為主軸,將此一類已經於國際上受邀演出的音樂回過頭來介紹給國人,使其有機會欣賞與認識,其間並佐以通俗改編大眾喜愛的客家、台灣、原住民等多元音樂和合唱曲目。 「群策會感恩音樂會」這次首度納入了西方名曲,在二二八前夕特以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慰藉各界心靈。而貝多芬以十六世紀艾格蒙伯爵領導荷蘭脫離西班牙統治的獨立運動為背景所創作的《艾格蒙序曲》,以及西貝流士在芬蘭被俄國所侵吞後,為自由革命的人們及激勵民族意識所寫的《芬蘭頌》在此時演出別具意義。下半場轉以台灣作曲家馬水龍、李和莆、李哲藝及金希文的作品,更將最貼近台灣的音樂,輔以象徵團結的合唱,共同頌讚這片土地。(李秋玫)

    文字|李秋玫
    第182期 / 2008年02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導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統一編號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