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
翻譯中的城市 「白晝之夜」播映語言與文化的多聲道
多倫多「白晝之夜」(Nuit Blanche)在10月4日晚上7點到10月5日早上7點舉行,以多倫多市(City of Toronto)為範圍,3個主要展區分布於市中心(Downtown)、北約克(North York)及怡陶碧谷(Etobicoke)。
今年的主題是「翻譯城市」,藝術總監Laura Nanni提到多倫多目前有200種語言流通,她認為「翻譯不只是語言之間的轉換,而是其中所創造的連結與理解。」這個夜晚,共有125件靜動態作品展出,包括3個主要策展計畫,及其他的獨立計畫、主要機構(場館)計畫及實驗性活動,企圖呈現文化、語言、身分及地方的交織與互動。
「詩性正義」(Poetic Justice)由劉雪鈴(Charlene K. Lau)策展,從土地、條約、正義和改革的面向,反思多倫多作為原住民家園及全球人口遷徙與往來之都,該如何運作。作品之一《守護神聖之聲》(PROTECT THE SACRED VOICE)在多倫多市政府大樓外掛上「英語是一種外來語!維持美,需要抵抗!愛的革命!」的旗幟,藝術家Demian DinYazhi從自己的社群媒體貼文中找出句子,透過版畫技法製作成海報式標語,並與市政府溝通作品的呈現方式,最終能在這個夜晚,以跨性別旗幟配色的燈光打亮這些文字。
文字|陳明緯
官網限定報導 202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