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當期雜誌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滿床笏

相關文章 1 篇
  • 圖為《琵琶記》中飾演蔡伯喈(蔡邕)的趙承林。
    戲曲

    不慍不火,堅持原味

    舊時戲曲表演務求不慍不火,以「爐火純青」為理想境界,但是現在中國的戲曲表演可能受樣板戲的影響,卻普遍地在灑狗血,不止演員灑狗血。此次蘇崑的六場演出,即使在情緒比較高昂的《荊釵記.男祭》、〈哭魁〉、《琵琶記.饑荒、吃飯》等戲中也沒有過火的表現,仍保持崑曲優雅的表演傳統,相當難得。

    文字|洪惟助
    第110期 / 2002年02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地圖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祖父陳慶松(前)展演同時吹奏4把嗩吶的絕技,鄭榮興(後)替祖父扶著其中2把。
    少年往事

    客家八音界的「音樂神童」

    戲曲樂師鄭榮興的年少回憶
  • 序幕與尾聲由五洲勝義閣曾團長在台前操偶,與戲偶楊杰進行對話,聲音變換連迅速,師傅手中的戲偶彷彿有了生命。
    新銳藝評 Review

    接受世間的無圓滿才能圓滿

    評布袋戲《諸羅傳奇:虎爺插金花》
  • 特別企畫 Feature

    要學習溝通與改變的,是成年人

  • 8位分享代表合影,左起:娜塔莉.亨奈德吉、里卡多.卡莫納、川崎陽子、瑪格達.畢莎和、莎莎賓.希芮旺吉、克勞蒂雅.貝爾基奧爾、崔石奎、穆芹。
    話題追蹤 Follow-ups

    睽違3年實體相見 國際策展人交流最新藝術趨勢(上)

    側記2023 Taiwan Week外賓交流會
紀念大師劉鳳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