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 Feature
不可不知的擊樂關鍵名詞
常見打擊樂器 2956字
三角鐵triangle
一八五三年,李斯特(Granz Liszt)在他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首演時,給了觀眾一個大驚奇:樂曲中有一段三角鐵的獨奏。三角鐵與絃樂器交替演奏如銀鈴般的顫音極為巧妙,此曲因而冠上了「三角鐵協奏曲」的暱稱。
事實上,三角鐵清脆透徹的音質不但可增加管絃樂細緻的音彩與強化拍子的節奏感,亦可給予戲劇性的快速音群,而增加樂曲明亮的效果。這個古老的敲擊樂器,最早可溯自西元二千七百年前的埃及祭典樂器:西斯塔(Sistrum)。右下或左下的缺口,是為確保良好的共鳴和音高。底邊音最低,等腰上段的音較高,反復快速敲擊角隅的兩邊,或在三角內劃圓圈輪擊,則能產生滾奏roll或顫音thrill的效果。
響板castanets
Castanets源於西班牙文castane,意思是栗子,兩者的形狀或結構彼此相似,如湯匙凹槽面的兩塊木板,以繩索聯繫。響板是西班牙民俗舞蹈中常使用的傳統樂器,最常見的是佛朗明哥(Flamenco)舞者雙手各持一付響板,邊跳舞邊打出節奏,近代管絃樂團中所用的響板,已改用木柄裝置,舉手搖動,即可擊出聲音。
法雅的芭蕾音樂「三角帽」、比才的「卡門」都可以聽到響板的演出。
鈴鼓tambourine
以色列人穿越紅海避開埃及軍隊後,即以鈴鼓樂慶祝族人的重生。鈴鼓以圓木作框,張以一面膜皮的手鼓。框上裝有成對的鈴片,而框架通常是圓的,不過也如六邊形(智利)、八邊形(中國)、長方形(埃及)、甚至是正方形 (西班牙與葡萄牙)。
經由手指、指關節、膝蓋的敲打,或是直接以鼓棒敲擊,還有以潮濕的大拇指摩擦鼓面發出嗡嗡聲響,柴可夫斯基《胡桃鉗》有用到。莫札特是最早將鈴鼓納入交響樂的作曲家之一。
鈸cymbals
中國使用各種類型的鈸已有數百年之久,小自戲曲中成對的小鐃鈸,大至蒙古廟宇中所用直徑一百公分的鈸。而鈸最早出現在
文字|鄭淑瑩、田國平、陳思涵
第156期 / 2005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