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打擊樂器 2956字
三角鐵triangle
一八五三年,李斯特(Granz Liszt)在他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首演時,給了觀眾一個大驚奇:樂曲中有一段三角鐵的獨奏。三角鐵與絃樂器交替演奏如銀鈴般的顫音極為巧妙,此曲因而冠上了「三角鐵協奏曲」的暱稱。
事實上,三角鐵清脆透徹的音質不但可增加管絃樂細緻的音彩與強化拍子的節奏感,亦可給予戲劇性的快速音群,而增加樂曲明亮的效果。這個古老的敲擊樂器,最早可溯自西元二千七百年前的埃及祭典樂器:西斯塔(Sistrum)。右下或左下的缺口,是為確保良好的共鳴和音高。底邊音最低,等腰上段的音較高,反復快速敲擊角隅的兩邊,或在三角內劃圓圈輪擊,則能產生滾奏roll或顫音thrill的效果。
響板castanets
Castanets源於西班牙文castane,意思是栗子,兩者的形狀或結構彼此相似,如湯匙凹槽面的兩塊木板,以繩索聯繫。響板是西班牙民俗舞蹈中常使用的傳統樂器,最常見的是佛朗明哥(Flamenco)舞者雙手各持一付響板,邊跳舞邊打出節奏,近代管絃樂團中所用的響板,已改用木柄裝置,舉手搖動,即可擊出聲音。
法雅的芭蕾音樂「三角帽」、比才的「卡門」都可以聽到響板的演出。
鈴鼓tambourine
以色列人穿越紅海避開埃及軍隊後,即以鈴鼓樂慶祝族人的重生。鈴鼓以圓木作框,張以一面膜皮的手鼓。框上裝有成對的鈴片,而框架通常是圓的,不過也如六邊形(智利)、八邊形(中國)、長方形(埃及)、甚至是正方形 (西班牙與葡萄牙)。
經由手指、指關節、膝蓋的敲打,或是直接以鼓棒敲擊,還有以潮濕的大拇指摩擦鼓面發出嗡嗡聲響,柴可夫斯基《胡桃鉗》有用到。莫札特是最早將鈴鼓納入交響樂的作曲家之一。
鈸cymbals
中國使用各種類型的鈸已有數百年之久,小自戲曲中成對的小鐃鈸,大至蒙古廟宇中所用直徑一百公分的鈸。而鈸最早出現在西方交響樂中,是海頓一七九四年的《軍隊交響曲》。最常見的演奏方式係將兩個圓形金屬片互相撞擊,亦可使用鼓棒敲擊,能產生顫音tremolo的效果。一八九五年馬勒以線刷代替鼓棒來敲擊鈸,爵士樂套鼓中的高低鈸(hi-hat)則是利用腳踏瓣使兩面鈸互相撞擊。
木琴xylophone
法國作曲家聖桑在交響詩《骷髏之舞》Dance macabre裡,用木琴來表現骷髏晃動的聲音及骨骼嘎嘎作響的效果。現代木琴由一排長度漸進的木條組成,共有四十八個音鍵,排列的方式很像鋼琴鍵盤,黑鍵位於白鍵的後面。木條下方有配置共嗚器,今多用木料或金屬製成,以加強音響。擊槌多為木質、塑膠、毛氈做成,其高音清脆而透明,低音則柔美而清爽,是打擊樂中少數具有明顯音程的樂器。
馬林巴琴marimba
一種大型的木琴,它的最低音比木琴的最低音還要低八度。音板也是木製的,各音板都比木琴厚,且不像木琴的音板那麼長,用的擊槌較軟,音色豐潤,可以發出其他打擊樂器所無法發出的連續音。
一九四○年代時,美國首先出現了馬林巴琴的協奏,早期的美國流行樂與爵士樂中,也可以聽到馬林巴琴的聲音。在這之前,馬林巴琴是中南美的民族樂器,而真正的發源地則是在瓜地馬拉,現仍是中南美洲音樂中的要角,當地的馬林巴樂隊,通常以一架琴配置二或三位琴手。
鐵琴glockenspiel
鐵琴的音板像木琴一樣排列成兩列,由音律不同的長形金屬片做成,不同的是沒有共鳴器,且只有三十到三十七個音鍵。可分為普通槌式與鍵盤式兩種。擊搥前端多以金屬或其他硬性材質製成,其音高、鮮明、金屬性的特質,用以演奏柴可夫斯基《睡美人》中的華爾滋及高大宜《哈利亞諾斯》組曲中之《維也納的音樂時鐘》時,充分表達了優雅愉悅的氣氛。
此外,為了便於在戶外演奏或遊行演奏,另有把音板架在抱琴形琴架上來演奏的樂器,俗稱為鐘琴。
低音鼓base drum
低音鼓就是俗稱的大鼓,樂隊行進演奏時,皆由大鼓提示樂曲的開始及結束,而演奏過程中穩定節奏的角色,也由大鼓來扮演。有時候,作曲家也利用大鼓沒有回聲且窒悶的聲響來表現莊嚴隆重的氣氛:柴可夫斯基在其《1812》序曲中,以低音鼓代表砲聲;威爾第安魂曲的〈震怒之日Dies Irae〉中,有一連串低音鼓獨奏。
低音鼓源自東方,現代低音鼓有兩個鼓面,以塑膠合成皮或牛皮製成,使用細棒加以拉緊。演奏者視鼓面重量與類型的不同,從一系列鼓棒中選擇適當的鼓棒演奏。
小鼓snare drum
小鼓又稱為小軍鼓,其構造和大鼓相似,鼓身呈圓桶狀,鼓面以獸皮製成,於鼓底裝有一組可調節音色的彈簧,用來控制鼓膜的振動,若將彈簧拉緊,音色清脆,若將彈簧放鬆,音色則變得悶且黯淡;另一種改變音色的方法,則是在鼓面上放置一層布面,使其音色略帶沙沙聲且變得朦朧。
小鼓的主要技巧是急敲,急敲的急速震音可由弱奏的沙沙聲到強奏的雄壯滾滾聲,拉威爾《波麗露》舞曲中,小鼓明快的節奏,將整個舞曲逐漸導入興奮的激動效果。
定音鼓timpani
定音鼓的前身是古阿拉伯的罐鼓(naqara),十七世紀傳入歐洲。定音鼓可以調整出不同的音高,適用於各種不同的調性。它的形狀像半個圓球,鼓身的外圍以銅做成,鼓面蒙上獸皮膜或化學皮膜。定音鼓的下方有一踏板,可以調整鼓膜的鬆緊改變音高,可以做出旋律性的演奏,同時還能製造滑音的效果。定音鼓有兩支鼓槌,槌頭和大鼓一樣也包著毛氈,演奏的技巧則分單奏和滾奏兩種。
通常定音鼓皆伴隨樂曲的高潮,或於強烈部分出現,如柴可夫斯基第五交響曲第四樂章中,定音鼓的滾奏充滿興奮感,而林姆斯基-高薩可夫《俄國復活節》序曲中,定音鼓的獨奏頗具華麗的情調;但也可以用來製造一種寧靜的氣氛,如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樂曲開始的一段。
鑼gong
鑼是國樂使用得最廣泛的打擊樂器之一,最初流行於中亞與東南亞一帶,傳入中國後稱作「沙鑼」。隨著戲曲藝術的發展,經過長期的流傳和改進,使鑼成為具有豐富表現力的樂器。
大鑼(gong)能提示一個特定音高,小鑼(tam-tam)則和鈸一樣無特定音高。無論大小,通常都是由一個極薄的銅製圓盤旋吊於木架或金屬架上,槌敲擊中央部分振動發聲。小鑼的音色在霍爾斯特《行星組曲》中〈火星〉的結尾部分表露無遺,大鑼的樂音則表現於在布列茲的Pli Selon Pli或狄佩特(Tippett)的三重協奏曲(Triple Concerto)中。
管鐘tubular bells
「噹~噹~噹~噹」下課了!這個熟悉的下課鐘響其實就是管鐘的聲音。
管鐘約包含二十支不同長度的金屬管,下吊在一個架子上,每支音管上端都有帽蓋,音域有一又二分之一個八度和兩個八度,以半音階排列。演奏時用琴槌敲擊鐘管頂端來發出聲音,為防止聲音相混雜,演奏者可用一塊由手或腳操作的氈布來制止它們的振動,以控制音的長短。
應景的耶誕歌曲或結婚典禮樂曲中,多可聽到管鐘的音色,因為管鐘的音色帶有大量的倍音(泛音),能使聽者有「偉大、聖潔」之感
木魚
木魚最早只用在宗教法器,後來才逐漸用於民間戲曲或樂曲,一九二○年代後普遍見於舞蹈音樂中。木魚是打節拍的樂器,較大的木魚發音低,與響板一起使用時,可用較清脆的小木魚打輕拍,響板打重拍。木魚音色空洞、短促,是節奏性樂器,多配合輕快、活潑的曲調運用。有些演奏家會將木魚按「音階音」排列,用來打擊出旋律音。木魚通常以二至四個為一組。在米戚爾.狄佩特所寫的歌劇《廢園》中曾用過五個木魚之多。同類性質的樂器還有木筒、木枕等。
響木wood block
響木是一長方形的硬木塊,有一條與其長邊邊緣平型的隙縫。演奏者以一支硬木棒敲擊係縫上方,會發出「喀喀」的聲音。華頓(Walton)的作品《正面》Facade中的〈流行歌曲〉裡所聽到的便是響木的聲音。
沙鈴Maracas
南美洲人採取圓形多種子的樹果,曬乾後只留種子而製成的節奏樂器;許多人也用葫蘆作成沙鈴,因此沙鈴另一名稱是「響葫蘆」。現在的沙鈴外殼多以塑膠或牛皮製成,裝以沙子故稱沙鈴。其沙子顆粒大小和數量多寡都有高低音不同之妙用。
世界各地特色樂器 2428字
波斯通巴鼓persian tombak
通巴鼓是波斯傳統音樂中最主要的打擊樂器,外型如花瓶,鼓皮為羊皮,鼓身為木製或陶瓷製。演奏時,演出者將鼓水平地抱在腰際,以手指及手掌擊鼓發聲,通巴鼓的名稱相傳是由鼓的聲音而來(Tom與Bak表示鼓聲的高音及低音)。傳統上,通巴鼓是波斯音樂中的配角,然而,現在已出現許多通巴鼓獨奏或合奏的作品。
印尼甘美朗音樂 gamelan
其實,「甘美朗」(Gamelan)不是一種樂器,這個詞,來自於印尼的爪哇語,原來的意思是「敲、打、抓」,當然它的樂器組成就是以打擊樂器為主。一個完整的甘美朗樂團,通常都有大概二十種不同的樂器,最多可以達到75種,大概分為體鳴樂器(如木琴、乳鑼)、膜鳴樂器(鼓)、弦鳴樂器(如擦弦琴)、氣鳴樂器(縱笛),音域有五音與七音兩種,負責主要旋律的是體鳴樂器,其他的樂器則會演奏大量與主旋律對比的對立旋律。
日本太鼓
日本太鼓音樂來自傳統慶典鼓樂及民俗音樂,以竹笛、絃樂及鼓的演奏,尋求大自然樂音的激勵、原創性的根源,及音樂與自然融合後激盪的哲思和感動。
早期,「太鼓」是傳達情感的一種方式,自然界的音——微風的呢喃、嘆息或悲泣、哀嚎震裂的雷聲、海浪的衝擊聲,透過鼓聲傳達出愛、恨、悲、歡的情緒。
鋼鼓steel drums
鋼鼓是由汽油桶衍生出來的一種打擊樂器,關於它的由來,並沒有非常確定的說法。西元一九四○年初,在中美洲的島國千里達,有一個叫做溫斯頓的人,發現自己的垃圾桶凹了一塊,他為了把這個凹陷的地方敲平,就拿槌子開始東敲西敲,垃圾桶竟然因此發出不同音階的聲音。覺得非常有趣的他,就開始做起各項實驗。經過幾天的實驗之後,他終於敲出了一個一個的音階,並且能因此敲出各種曲子來。另外一種說法是在一九三○年代,千里達有些貧窮樂手買不起其他樂器,開始找尋身邊的金屬物品,例如餅乾罐、油漆桶來代替竹筒。一九四○年代,由於千里達全面開採石油,這些汽油桶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他們的打擊樂器。
刮胡
最早是以非洲胡瓜切頭尾裡挖空製成,以刮胡專用的鼓棒敲打發聲,尤其著重刮胡與鼓棒的拿法,音色帶有韌度(Q)感。
邦哥鼓bongo
最早是夾在腿下演奏,尤其拉丁樂最常使用,演奏以一根手指或鼓棒敲打,只要變化手指與手掌的演奏方法,就可以改變不同的音色如Alto、bass、壓音等。,但以鼓棒敲打則只有單一音色。
拉丁手鼓conga
十六至十八世紀間,大量黑奴被賣到美洲各地,源自非洲的豐富節奏逐漸地溶入當地的原有文化,也出產許多改良的手鼓樂器。基本上conga是三個手鼓的統稱,自小至大為quinto、conga、tumba。另外還有二個鼓為一組,體積較小的bongo,夾在兩腿間演奏和conga作不同音域的搭配演奏。演奏以雙手或鼓棒敲打,手掌變化可以改變不同音色。
爪哇安克隆搖竹 Angklung
安克隆是印尼的一種古老民族樂器,由於它是用竹筒製成的,故也稱「竹筒琴」;又因它是利用竹筒和竹棍的相互碰撞而發音的,因為用手搖動,所以也稱搖竹。安克隆的下部是一根橫放的竹筒,在竹筒面上開有幾個長方形的洞,在每個洞中都插入一個上端修削成半圓形的竹筒,它被固定在框架上,下端修削成兩根可以活動的竹棍。當演奏者搖動框架時,竹棍就與竹筒互相碰撞而發出「格隆、格隆」的聲音。連續搖奏時音色顫動,華麗悅耳,宛如流動不息的潺潺溪水,十分動聽。
安格隆上插入的竹筒長度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音高,竹筒長發低音,竹筒短發高音,一個安格隆上兩根竹筒的發音一般相差八度。
喀麥隆的說話鼓Cameroon talking drum
外形如玻璃沙漏計時器,雙頭鼓上下週邊以繩索拉住,擊鼓時將鼓夾在手臂腋下同時擠壓,以特殊木棒擊鼓可發出干奇百怪的鼓聲如說話一般,說話鼓原本是一種傳遞消息的鼓,可模仿語言的節奏和語調的升降,東非、西非、美拉尼西亞和東南亞一帶均有使用此鼓。
印度Kartal木製雙響扳
有五個孔的響板,外形有點像台灣紅龜木版摸,五個孔都嵌上銅鈴響片,通常使用於北印度巴哈珍(Bhajans)及啟爾坦(Kirtan)的民間音樂、舞蹈。在馬尼普(Manipur)則用更大尺寸的卡脫爾(Kartal)木製響板。
伊朗的打擊樂器
打擊樂代表是扎比(Zarb),又稱冬巴卡(Tombak)、外形如聖杯,原木鼓座,鼓皮用鹿皮做的,鼓座此鼓和中東的冬巴卡(Doumbek)的打勢打法近似,以變化萬千的指掌擊鼓,在伊朗的音樂中無所不在。扎比是鼓中的勞斯萊斯,價錢美金四百五十元起跳。其他樂器有納郭比(Ngombi)、貝南鼓(Benin)、圓形手鼓塔(Tar)等。
緬甸沙印瓦印圍鼓sain wain
沙印瓦印圍鼓和一般鼓最大不同是,以廿一個不同尺吋及音域的鼓吊在環狀的華麗的木架上,以手擊鼓,可以組合成有旋律的旋律鼓。鼓皮是山羊皮所製,鼓應該是從尼泊爾、印度傳來的。另外也有七個一組的La Chan Sain小編制的鼓組。
西非金貝鼓djembe
金貝鼓是西非最重要的鼓,外形有如聖抔,不僅是塞內加爾、馬利、幾內亞等西非各部落的資產,在外形或技法上也各具特色,但金貝鼓的結構,則大同小異。金貝鼓座,整體成型,以非州最堅實的原木(Lenke或Dugura在地木)做成。馬利的山羊皮是製造金貝鼓的上選材料,因此馬利族做的鼓最為西方鼓手的歡迎。金貝鼓的表演,不僅為了娛樂,也用於各式各樣的慶典祭祀。
印度手鼓tabla
北印度室內樂演奏、其他樂器合奏、聲樂、民間慶典、舞蹈、戲曲表演、宗教儀式都不可缺席的一對小鼓,高低音各一,左胖右瘦,也有人稱之雙頭鼓。獨奏需要高難度的技巧,除了技巧熟練,樂理的融會貫通,才能勝任。被譽為史上最難學的打擊樂器,在印度則被尊稱為樂器之王。
非洲木琴balafon
除北非外的非洲各國幾乎都有木琴,名稱多達上百種,著名的馬林巴就是其中之一。流行於剛果、安哥拉、蘇丹等地的非洲木琴,常用紫檀木製作,音質甚好。多數木琴的音條下設有葫蘆、果殼、竹管或洋鐵罐等作為共鳴器,共鳴器的孔上貼有動植物薄膜,有消除雜聲和豐富音色的效果。莫桑比克的維蘭威有十至十五根音條,由兩人一起演奏;烏干達的恩達臘有十六至十八根音條,常由各持雙槌的五人共同演奏。西非的漢德賈是將三至五根音條橫置於大腿上擊奏的腿木琴;南非的謬漢比是掛在身前擊奏的木琴。
Bell Chimes
通常由三到五個鐘鈴組合而成,甚至更多,常見於日本歌舞伎町之中,也被稱為Orugoru,鐘鈴的尺寸通常介於直徑九至十八公分。發出的音色很像是十八世紀中葉由歐洲傳入的音樂盒。
世界四大打擊樂團 2122字
法國—史特拉斯堡打擊樂團(Les Percussions De Strasbourg)
一九六二年成立,是第一支將打擊樂化為舞台主角,完全使用打擊樂器演奏的樂團,國際大賽得獎常客,在擊樂史上具有開創性地位。世界一流作曲家如梅湘、瑟洛茨基、塞納奇斯等人,都曾為他們作曲。除了成立打擊學校,史特拉斯堡打擊樂團也有自己的樂器研究工作室及超過四百種的樂器收藏,曾經發明可以造出一百零九種不同金屬聲音的樂器組合「sixxen」。灌錄唱片超過二十五張,並積極探索電子音樂的藝術領域合作。
加拿大—芮克斯打擊樂團(Nexus)
一九七一年成立,以具有創意的曲目編排、純熟精湛的演奏技巧聞名於世,五名團員中,有四名是創團元老,致力於現代打擊樂、散拍音樂、世界音樂,以及集體創作的演出及推廣,是第一個進入中國大陸演出的西方打擊樂團。多次受邀與波士頓管絃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費城交響樂團合作,唱片代表作《管絃樂團中的打擊樂故事》The Story of Percussion in the Orchestra,娓娓道出打擊樂如何在三百多年的演變之中,逐漸在管絃樂團中占有一席之地。
瑞典—克羅瑪塔打擊樂團(Kroumata)
一九七八年成立,隸屬於瑞典音樂學院,致力演奏瑞典及世界各地新作,目前已演出近二百首作品。「克羅瑪塔」原意為古希臘的打擊樂器之一,含有色彩和清銳之意,標明了該團豐富的演奏風格。目前已發行了一系列的演奏CD,包含與日本擊樂天后安倍圭子的木琴合作,以及台灣作曲家洪芊蕙所譜寫的《六個馬林巴的故事》,曾經榮獲「瑞典貢獻獎」(Positive Sweden Foundation Award),是瑞典王室慶典的演出常客,並曾籌辦「斯德哥爾摩國際打擊樂節」。
匈牙利—阿瑪丁達打擊樂團(Amadinda)
一九八四年成立,樂團發展方向包括:傳統打擊樂研究、團員創作、音樂鉅作改編,被視為全球最具獨創性且多元發展的打擊樂團之一。作曲大師約翰.凱吉(John Cage)曾為該團譜寫Four 4,於一九九二年在東京舉行世界首演。該團在匈牙利的音樂生活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固定每年在境內的布達佩斯春季藝術節、巴爾托克國際新音樂節演出,曾獲頒匈牙利至高無上的文化貢獻十字勳章(Order of Merit of the Hungarian Republic Officer’s Cross),與以上三個打擊樂團並稱為「世界四大打擊樂團」。
知名擊樂獨奏家
日本—安倍圭子(Keiko Abe)
當代大師級的木琴作曲家及演奏家,曾在世界七十多個大學和音樂學院擔任指揮,創作近百首作品。她的作品從日本民謠或傳統器樂中尋求靈感,主題跟自然及森林有關,並獨創四支與六支琴槌持棒法,世界常用且最標準的「五音馬林巴琴」也是她的發明。代表作品包括《稜鏡狂想曲》、《光之聲狂想曲》、《海濱的回憶》。
英國—葛萊妮(Evelyn Glennie)
生於蘇格蘭,自幼學習打擊樂及定音鼓,八歲時失聰,僅剩百分之五的聽力,卻靠著驚人毅力及想像力,進入倫敦皇家音樂院,主修打擊樂和鋼琴,並獲獎學金赴日師事安倍圭子學習木琴。此後她便在全球各地與許多知名的指揮家及樂團合作演出,獲得相當熱烈的回響,成為年輕出色的天才打擊樂手,完美的音樂性和技巧令人稱羨,冰島流行樂女歌手碧玉曾經在其個人演奏專輯中跨刀獻唱。
美國—格藍.維列茲(Glen Velez)
知名手鼓獨奏家及作曲家,畢業於美國紐約曼哈頓音樂學院,出身古典音樂訓練,後轉往民族樂器發展,曾經榮獲葛萊美獎最佳打擊樂器得主,並在一九九九年的美國《現代鼓手》雜誌讀者票選中,獲選為「世界最好的打擊樂器手」。他將西方打擊樂融合巴西、埃及、南印度及中亞等地手鼓演奏形式融合,致力將世界各地的傳統音樂拉向新境界。美國國家公共電視台、《紐約時報》都曾經以他為主題,製作打擊樂專題報導。
美國—李‧霍爾‧史帝文斯(Leigh Howard Stevens)
被《時代》雜誌譽為「當代最佳馬林巴琴演奏家」,發明的「四支琴槌獨立棒法」(four mallet technique)被視為擊樂獨奏技術及音樂的重大突破,激發作曲家們對採用馬林巴琴表演獨奏、室內音樂的熱情;所發表有關四擊法的著作《律動》Method of Movement,也已翻譯成四種語言,成為擊樂重要教材。他與丹佛交響樂團演奏的馬林巴琴及管絃樂協奏曲,締造了馬林巴琴史上的里程碑,錄製的巴赫全輯廣受愛樂者及排行榜讚賞。
美國—麥克‧伯瑞(Michael J. Burritt)
專精於馬林巴琴演奏,精湛的演奏技巧廣受世界公認,經常受邀於世界巡迴演出及大師班授課。任教經歷包括美國西北大學音樂學院、肯特州立大學,曾經發表兩集獨奏錄音《永恒》及《追影者》,並六次受邀在國際打擊樂年會(PASIC)中擔任主要演奏者。他也是一名活躍的作曲家,曾為馬林巴琴及打擊樂寫過兩本練習曲集及許多的獨奏、室內樂作品,並擔任藝術公司專屬藝術家、講座指導及產品設計顧問,設計自己的馬林巴琴槌簽名系列。
非洲—派斯考.楊(Paschal Yao Younge)
原籍迦納,從小受非洲歌舞薰陶,擅長非洲傳統樂舞表演,現任美國西維吉尼亞大學世界音樂中心主任,目前是美國研究西非傳統音樂的權威。其所領軍的「阿扎鼓諾非洲樂舞團」(Azaguno),以古老的非洲傳統音樂舞蹈藝術與具時代創新精神之樂舞作品為特色,也曾代表美國於二○○二年漢城FIFA世界盃足球賽開幕式及賽程中演出。強烈複雜的複節奏樂音與振奮人心的舞蹈動作廣受國際肯定。
法國—葛魯達(Sylvio Gualda)
曾任凡爾賽音樂院教授、法國Aix-en-Provence音樂節藝術指導,以及巴黎國家歌劇院定音鼓首席。一九七三舉辦首場打擊樂獨奏會後,受到梅湘、貝里歐等作曲大師讚賞,相繼為他創作了多首擊樂作品。曾獲法國密特朗總統頒予「法國國家騎士勳章」,是第一位受邀至中國大陸的西方打擊樂演奏家,也曾擔任台北打擊樂團音樂顧問。
經典打擊樂作品 812字
西洋(二十世紀後)
巴爾托克(Bela Bartok,1881-1945)的為兩架鋼琴及擊樂的奏鳴曲Sonata for two piano and percussion(1937)
瓦瑞斯(Edgar Varese,1883-1965)的《電離》Ionisation(1931)
算是西洋音樂史上第一首擊樂合奏的曲子,作品中運用噪音素材,完全背離傳統的音樂概念,除了在當時造成不小的震憾以外,也把音樂發展的方向帶進新的領域。
夏維茲(Chavez Carlos,1899-1978)的《觸技曲》Toccata(1942)
亨利.柯威爾(Henry Cowell,1897-1965)的《脈動,極弱的反覆》Pulse, Ostinato Pianissimo(1934)
岳禮維(Andre Jolivet,1905-1974)的為長笛和擊樂的音樂會組曲Suite en concert pour flute et percussion(1965)、擊樂協奏曲Concerto for Solo Percussion
約翰.凱吉(John Cage,1912-1992)的《構造I-III》(1939-42)
哈理森(Lou Harrison,1917-)的為長笛和打擊樂第一號協奏曲First Concerto for Flute et percussion(1939)
盧卡斯.佛斯(Lukas Foss,1922-)的擊樂四重奏Percussion Quartet
賽納奇斯(Iannis Xenakis,1922-)的《普西芬尼》Persephassa(1969)、莎芙擊樂曲Psappha for Percussion Solo(1975)、《彈跳》Rebonds(1989)
貝里歐(Luciano Berio,1925-)的《馬戲團》Circles(1960)
漢茲(Hans Werner Henze,1926-)的《監獄之歌》Prison song、《雪國五》Five Scenes from the snow Country(1978)
摩頓.費德曼(Morton Feldman,1926-1987)的《丹麥王》King of Denmark
史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1928-)的《輪迴》Zyklus
武滿徹(Toru Takemitsu,1930-)的《雨樹》Rain Tree
卡格爾(Mauricio Kagel,1931-)的Dressur
Michael Colgrass(1932-)幻想變奏曲Fantasy-Variation
諾格亞(Per Norgard,1932-)的《易經》I Ching、《波浪》Waves
Vinko Globokar(1934-)的《觸動》Toucher(1973)、《肢體》Corporel(1935)
史提夫‧萊奇(Steve Reich,1936-)的《木之音》Music for pieces of Wood(1973)
平義久(Yoshihisa Taira,1937-)的《獨腳戲》Monodrame I、《焦點 I 》Convergence I (1975)、《希臘調式V 》Hierophonie V(1975)
國樂(清朝以前)
蘇南十番鼓
行於江蘇南部無錫、蘇州、常州、宜興一帶的吹打樂,以鼓獨奏段落為中心和絲竹曲牌組合而成的吹打套曲。
湖南土家族打溜子
湘西土家族獨特的民族藝術,有勾鑼(又名馬鑼)、田鑼(大鑼),它們與頭鈸、二鈸組合在一起,通過繁複的節奏變化,演奏傳統曲牌,風格獨特。
十番鑼鼓
江南一帶的民間器樂合奏,在明清時代已形成
國樂(民國以後)
《漁舟凱歌》
以鼓為領奏
李民雄《龍騰虎躍》
王以東《鼓上銅樂》
張列《西域駝鈴》
李真桂、譚盾《古詩》
後來電影《臥虎藏龍》的配樂,很多都出自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