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華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看,跳舞的人
那一夜,我在兩廳院廣場,滑輪板高高飛過藍色琉璃瓦。一場極限競賽的盛會吸引了數萬人在酷夏的夜晚裡,隨樂音搖擺吶喊。廣場一角,忽然響起和舞台反方向的集體掌聲與喝采,兩廳院階梯旁,眾人圍著一位獨自跳舞的人,那是一位穿著夏威夷衫的老先生,一位六○年代的嬉皮,正跳著九○年代的嘻哈舞步。 我很喜歡那個晚上沸騰的搖滾樂聲裡,那個不斷旋轉的銀白頭髮,他不斷變換舞步,彷彿身體裡有一雙翅膀。這個一個人的舞會裡,最後只吸引來兩個伙伴,一個咯咯直笑的四歲小女孩和一名敞開手臂的流浪漢。 其他人都不跳舞了,都只是看跳舞的人。 我回到辦公室裡,案上正在處理訪問《幸運兒》導演黎煥雄的稿子, 訪問中黎煥雄說:「你的自由,由你的恐懼來決定,那對翅膀就是內在恐懼的具現。」如果是這樣,剛剛那個廣場上,大部分的人都失去了翅膀,他們選擇了不害怕,沒有從群眾裡出走,沒有離開身體去冒險。於是,都只是看跳舞的人。 這個晚上,我又再翻了一次幾米的《幸運兒》繪本,書裡的最後一頁圖,是柏油路與斑馬線黑白分明的畫面,那個充滿暗示性的白色方向箭頭攫住我的視線。是的,幸運兒講的不是幸運,而是方向,你決定往那裡走,就決定了路上不一樣的風景。 我們在這一期的《幸運兒》的專題企畫裡,試著走出一貫製作的模式,《幸運兒》的故事,在現實裡可以有怎樣的延伸: 告別十年空少生涯,毛遂自薦進入電影圈的趙文瑄; 拋開法學世家傳承,勇敢追求指揮家夢想的焦元溥; 放下西北大學碩士,打造國片賣座新紀錄的李耀華。 他們不當人人稱羨的「幸運兒」, 在人生道路上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勇敢尋找自己身上的新翅膀, 也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新天空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法律碩士到電影製片
李耀華 闖蕩電影世界「捨我其誰」
去年國片市場最令人驚訝的《十七歲的天空》,,以四百多萬的製片預算,創造出國內近八百萬的票房,版權還賣到香港、日本、美國、以色列等地,令低迷到谷底的國片市場露出一線曙光。 李耀華,就是讓這道曙光綻放的幕後推手之一。這個六年級女生出身法律世家,本身擁有美國西北大學法學碩士學位,卻願為一圓電影夢,在電影公司從小妹做起,而今成為獨當一面的製片人,要為國片的未來開創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