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略傳統樂器之美 世界民族樂器展
樂器,是讓音樂「成形」的工具,透過不同的樂器,我們才得以欣賞到千變萬化的樂音,否則便祇能聽到徒歌淸唱了。 隨著文明進展,樂器從早期簡陋粗糙到今日的細膩精準,而世界各民族又因其他域特性而發展出各具特色的樂器。配合此次台北國際樂展音樂時空之旅的主題,於國家音樂廳文化藝廊展出本國傳統的、現代改良的,及國內外少數民族樂器,共計一百七十餘種、二百餘件,分類展出之樂器種類如下: 一、亞洲 ㈠中國 1.傳統的樂器 擊樂器:編鐘、編磬、特鐘、特磬、鐸、大鼓、敎坊鼓、缸鼓、排鼓、搏拊、鞉鼓、班鼓、書鼓、柷、敔、拍板、小板、木魚、卜魚、銅罄、引罄、大鑼、鉦鑼、大鈸、齊鈸、小鈸、碰鈴、響盞等。 弦樂器:琴、瑟、箏、箜篌、琵琶、三弦、阮咸、月琴、柳琴、秦琴、揚琴;胡琴類高胡、南胡、中胡、大胡、四胡、二絃、潮胡、板胡、椰胡、大廣弦等。 管樂器:排簫、蕭、笛、箎、笙、管、嗩吶、法螺、長號、扎角、牛角號、塤等。 2.改良的樂器 莊氏半音笛、高音笛、四筒琴、段組式、杖鼓。 大陸的革胡、倍革胡、加鍵嗩吶、擴音笙、檯笙、抱笙、變調揚琴等。 3.少數民族樂器 蒙古:馬頭琴、四胡。 新疆:熱瓦普、都它爾、彈布爾、艾介克、胡西它爾、中音冬布拉、低音冬布拉、達卜、鈴鼓等。 西藏:筒欽(長號)、龍岡令、西藏嗩吶、法螺、法鈴等。 西南:苗族蘆笙、芒筒、牛腿琴、小銅鼓等。 ㈡韓國:玄琴、伽倻琴、奚琴、鄕篳篥、大琴、中琴、唐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