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柏璋睽違台灣劇場多年的力作,全劇敘事結構以電影鏡頭的zoom out加以編排,層層交織出幾組互有關聯的角色,各自「虛構真相」的故事,燒腦情節不斷翻轉觀眾對真相的理解,同時也引領觀眾思辨與探究當前社群年代的真假虛實。
    戲劇(曲)

    蔡柏璋力作《Reality No-Show》回歸 一場關於「真實」的劇場實驗

  • 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雞屎藤舞蹈劇場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創新的藝術表現,提醒我們不要遺忘那些為理想而奮鬥的靈魂,不要忽略那些在歷史洪流中閃閃發光的人性光輝。
    戲劇(曲)

    《天光前—林氏好的離別詩》 舞動歷史、深情吟唱愛與革命的時代悲歌

  • 焦點專題 Focus

    身體 X VR——從「不可見之感」出發的陰性敘事

  • 孫瑞鴻在東尼獎頒獎典禮後留影。
    話題追蹤 Follow-ups

    東尼獎、戲劇桌獎雙入圍 孫瑞鴻的百老匯驚奇之旅

《霸王虞姬》交響組曲CD廣告圖片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導覽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雜誌
  • Subscriptions數位全閱覽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表演藝術年鑑
      2.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3.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4. 表藝文摘
      5. 達人系列
      6. NSO發現系列
      7. NSO歌劇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訂閱電子報
:::

群眾募資

相關文章 2 篇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要大家掏錢 要做得比你想的多更多!

    最近很夯的「群眾募資」,其實並非現在才有,早在十九世紀時戲劇界就已經藉由預售票制度的發展而有所體現。但隨著網路時代興起,各式群眾募資網站興起,讓許多創業、創作者得以藉此闡述理念,尋求知音贊助,也蔚為潮流。台灣表演藝術界的「群眾募資」發展迄今少見令人滿意的成功案例,但在英國卻是行之有年也頗有成效,可資借鏡,讓我們看看到底表演藝術的「群眾募資」要注意什麼?如何說服贊助者掏錢?如何讓提案者與贊助者雙贏?

    文字|林農
    第287期 / 2016年11月號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推廣藝術教育 公立劇院首辦群眾募資

    為了推廣藝術教育,巴黎的國立奧德翁劇院為「奧德翁世代」計畫發起群眾募資,期能讓較為缺乏教育資源的學生也能有機會認識並親近表演藝術,是以政府預算為主的公立劇院中,第一所進行群眾募資的劇院。雖然企業贊助或群眾募資只占公立劇院財源的一小部分,從文化部也在所屬網站上建置專門的群眾募資平台來看,群眾募資似乎已成為法國文化部解決經費短缺的一劑良藥。

    文字|羅仕龍
    第268期 / 2015年04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導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統一編號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