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當期雜誌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大風音樂劇場

相關文章 3 篇
  • 第二幕第三場〈人民的力量〉這段表演令人感動,反而讓人忽略了這個場景「應該」有的反諷
    戲劇

    青春不老、永恆不死?!

    舞台設計利用軌道排列組合的「珠簾」景片,切割空間,搭配大量投影的紀錄影片,為本劇提供相當重要的背景資訊,以及解讀舞台畫面的參考。不過,這樣如同戲曲表演般呈現直觀的寫意舞台,卻與許多模擬與再現史實事件的場景質調──或是為了觸動群體記憶──扞格不入。

    文字|傅裕惠
    第170期 / 2007年02月號
  • 音樂劇版的《荷珠新配》呈現出新世代「只要我喜歡,沒什麼不可以」的偏好和觀念。
    戲劇

    荷珠與茶館 經典重詮兩樣情

    對於原劇精神的掌握和戲劇風格的建立,《荷珠新配》呈現出新世代「只要我喜歡,沒什麼不可以」的偏好和觀念,《茶館》則仍偏向在傳統的框架中尋找新的著力點。

    文字|王友輝
    第140期 / 2004年08月號
  • 《睡美人》
    特別企畫 Feature 瞄準下半年國內自製音樂劇

    本土音樂劇,製作也瘋狂

    對於喜愛音樂劇的觀眾來說,下半年簡直像是到了天堂一般!因為不但有國外的百老匯音樂劇上檔,還有許多國內劇團所策劃的音樂劇蓄勢待發。看來,樂迷們可得開始省吃儉用,存點錢買票好過過戲癮呢!

    文字|盧家珍
    第139期 / 2004年07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地圖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我的末日青春小鳥》起用8位資深演員,打造以「回顧青春」為主題的全新演出。
    檳城

    詩人「假牙」詩集《我的青春小鳥》再度改編,上演「資深演員」版

  • 特別企畫 Feature

    給高中生的課外藝術練習

  • 《一個人也要很快樂 AKA Lonely God南村版》
    新銳藝評 Review

    來自劇場純愛戰士的深情獨白

    評鸚鵡安全《一個人也要很快樂 AKA Lonely God 南村版》
  • 明華園總團《青蟬》
    戲劇(曲)

    明華園總團《青蟬》 重塑40年代胡撇仔戲

紀念大師劉鳳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