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新聞媒體

相關文章 1 篇
  • PAR表演藝術
    其他分類

    台灣新聞媒體可以用藝術與文化建立特色

    平常並無看電視習慣,日前偶爾得空在家,打開電視收看新聞,但是才看了十分鐘就讓我感到非常沮喪,因為在短短時間裡面我所看到的新聞,不是天災人禍,如颱風、地震、殺人、放火;就是負面的政治及社會新聞。我心裡不禁疑惑,難道新聞的同義字就是災禍報導?最後只好嘆口氣,關掉電視。 近年來的台灣媒體,不論是平面或電子媒體,充斥八卦與負面報導,種種亂象讓許多人憂心忡忡。專業電視新聞頻道眾多,廿四小時不間斷播放,但有益人心的新聞卻很少。身為藝文工作者,我更關切的是,藝文新聞在整體媒體環境所處的邊緣與弱勢地位,而且似乎越趨惡化。近兩年,繼《民生報》停刊、各大報藝文新聞版面紛紛縮減;去年初,某無線電視台也決定停播已經做了十年的每週藝文新聞專題,令人扼腕。為此,去年夏天有藝文界人士發起搶救藝文新聞運動,但可惜宛如一顆小石子在寬廣湖面上激起之小小漣漪,瞬間就消失無蹤,這波搶救運動,並未引起社會各界太多的注意。 周美青女士成為第一夫人後,辭去工作,投身公益。而我則注意到,自五二○後她僅有幾次現身在公眾場合,都是與藝術或文化活動相關,包括到國家戲劇院觀賞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黑色喜劇《秀才與劊子手》、邀請原住民小朋友看米勒畫展、還有參加詩人余光中的簽書會等。最近她更成為專欄作家,處女作談的也是藝術。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周美青女士一再表露她對藝術文化的熱愛與重視,對我們的社會或民眾毋寧是一項正面的示範;而更令人期待的是,或許藉由她的影響力,能稍稍提升媒體對藝術與文化的些許重視。 藝術文化是傳遞真、善、美的工具,而藝文新聞則是一般大眾認識藝術與文化資訊的重要管道。作為兩廳院藝術總監,向台灣的社會大眾推廣表演藝術與文化之美,是我的重要使命;也因此,我有一個夢想,或許會被嘲笑是白日夢、或不可能實現的夢想,但我仍想與大家分享這個夢想,就是台灣媒體能夠拋棄八卦腥羶、天災意外、政治惡鬥,以藝術與文化來建立其核心價值,走出媒體自己的特色與風格。讓藝術與文化透過媒體,走進民眾的生活,打造一個真善美社會。 所以,我持續著我的夢想,有一天當我打開電視,或翻開報紙,第一個映入眼簾的頭版新聞如果是:雲門舞集林懷民又有最新創作問世、優劇場出國巡演大受好評、台灣音樂家在國際比賽揚名該有多美好!

    文字|劉瓊淑
    第189期 / 2008年09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香港

    「演戲家族」串連過往原創音樂劇歌曲推出慶祝30歲新作

  • 澳門

    新興粉專「我不𠝹櫈」讓看戲觀眾大鳴大放

  • 攝影手札

    時間地敘積

  • 音樂

    以為遺忘的事物,耳朵會替你記得

    自由擊《20伍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