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誠品戲劇節

相關文章 6 篇
  • PAR表演藝術
    專輯(一)

    兼具狂野與沉靜——魏光慶

    要比叛逆,在台灣,學跳舞的男生很少不叛逆,特別是在魏光慶生長的花蓮山區,「有個男人練舞簡直是奇蹟,」他說,而且,國中時代唸天主教海星中學的魏光慶,原本是要去當神父的,要不是看了那部電影《飛越蘇聯》。

    文字|楊莉玲
    第132期 / 2003年12月號
  • PAR表演藝術
    企畫特輯 Special

    2006誠品戲劇節—3×3協奏曲

    目錄 02 透過黑白梵谷,重新思考劇場 王嘉明+王雅慧《文生‧梵谷》 文字 廖俊逞 附:梵谷的孤絕,我的混亂 文字 王嘉明 附:不同於當代藝術家的眼睛 文字 王雅慧 05 以東方戲曲思維 解讀達文西密碼 戴君芳+施工忠昊《小船幻想詩》 文字 廖俊逞 附:達文西的靈魂自畫像 文字 戴君芳 附:從《維特魯維斯人》看見觀者達文西 文字 施工忠昊 08 馬格利特式的劇場幻術 郭文泰+毛牛《變成雲的男人》 文字 周行 附:馬格利特,在真相與想像之間 文字 郭文泰 附:失眠夜,與馬格利特的夢為伴 文字 曾御欽(毛牛)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165期 / 2006年09月號
  • PAR表演藝術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誠品戲劇節 《文生‧梵谷》《小船幻想詩──為蒙娜麗莎而做》《變成雲的男人》

    賴聲川在他的《創意學》中說,有創意的難題才能激發創意的解題方式。今年誠品戲劇節拉攏劇場和美術對話,就是一道精采的難題。三位解題導演各有獨特風格:擅長語言遊戲的王嘉明要探測濃重熾烈的梵谷,實驗現代崑曲的戴君芳要揭發達文西的雌雄同體,以超現實意象取勝的郭文泰,更是名正言順地幫超現實大師馬格利特作潛意識導覽。這幾位偶像級畫家遭到跨界粉絲膜拜頂禮與解構凌遲,是不可不看的盛事。

    文字|鴻鴻
    第165期 / 2006年09月號
  • 《文生‧梵谷》將述說一個不同我們以往所認知瘋狂、躁鬱的梵谷。
    企畫特輯 Special

    演出先透視 透過黑白梵谷,重新思考劇場 王嘉明+王雅慧《文生‧梵谷》

    《文生‧梵谷》將從梵谷的黑白素描畫作出發,透過劇場尋找梵谷畫作給觀者的「共鳴感」。王嘉明說,每個演員都被賦予四個層次和狀態,四種狀態彼此也會如自畫像般對話,是一種關係變化出來的突發性,有點企圖把演員推到一種很抽蓄、癲癇的狀態,像是一種魔性、一種附身,不斷地快速變奏,呼應梵谷的精神處境。

    文字|廖俊逞
    第165期 / 2006年09月號
  • 卓庭竹的舞作《花瘋了》風格詭譎頹廢帶有黑色幽默嘲諷。
    特別企畫(三) Feature

    四位創作者,奇思異想「衍童話」 二○○四誠品戲劇節顛覆童話想像

    延續去年「一個舞台‧四齣戲」的命題策展,今年誠品戲劇節主題鎖定「童話」,透過點石成金的劇場魔法,讓戲劇、舞蹈、偶戲和音樂的四種創作形式各自表述。四位創作者卓庭竹、石佩玉、雷光夏和Baboo,將呈現對童話或冷靜、或迷離,或戲謔的解讀與想像。

    文字|吳宇城
    第141期 / 2004年09月號
  • 透過角色之間充滿暗示性的關聯,卓庭竹似乎暗指著她們其實是同一女子的不同面向。
    舞蹈

    在公主與巫婆之間

    透過角色之間充滿暗示性的關聯,卓庭竹似乎暗指著她們其實是同一女子的不同面向。舞作中間的短暫一幕裡,數名女子一字排開,在強光照射下以不同姿態貼牆而立,既像展示軀體的女郎(模特兒、阻街女子),又似西方歷史上獵巫行動中被控以女巫罪名而等待處決的女性。

    文字|陳雅萍、韓兆容
    第143期 / 2004年11月號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