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當期雜誌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社群軟體

相關文章 2 篇
  • 《捕夢》演出結尾時,開放觀眾進入舞台攝影。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象8:觀演關係再翻新,拍照上傳正夯?

    社群軟體延伸表演 觸及更廣但「不在當下」

    今年,將社群軟體與直播納入展演的作品處處可見,如北美館展演混製的《社交場》、開放觀眾進入舞台攝影的《捕夢》、引起打卡熱的《一個人的美術館─寂靜敲門》、連夜直播的《嗨歌三百首》但當觀眾頻頻拿出手機拍攝、即時上傳分享,此行為對創作端來說,究竟是在作品的詮釋上構成另一層意義?或反倒徒增干擾、稀釋了訊息的傳遞?

    文字|吳孟軒
    第300期 / 2017年12月號
  • 慕尼黑愛樂開季音樂會將由音樂總監葛濟夫指揮演出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復活》。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德奧法

    樂團百花齊放 經典與新潮攜手並進

    在柏林愛樂新任總監的遴選賭盤大樂透開獎之後,歐陸樂壇又快樂地展開了新的樂季。卸任前的拉圖爵士大展雄風,打出演奏貝多芬九大交響曲的壯舉,並將巡演數國,連台灣都能趁便聽到兩場。而各團亦不遺餘力開發新觀眾樂季手冊結合社群軟體或漫畫設計活潑、低價青年票廣邀年輕人入座、下班後音樂會讓人輕鬆小酌聆樂等。有厚實的經典,也跟得上活潑的新潮,老大陸的樂壇也繽紛多姿呢!

    文字|李勤一
    第272期 / 2015年08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地圖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第22屆「花樣」獲全國第一名的衛理女中同學。
    特別企畫 Feature

    困惑與懷疑,不該是青春期的主旋律

    花樣、青藝盟與台灣青少年的戲劇教育
  • 腦海裡的旋律

    大腦的永字八法:書法與樂活的科學秘密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這裡前往未來

    現役高中生與他們的社團課
  • 《落英》講述男主葉國定(圖中)與其高中時期同學們於中年重逢後逐一掀開回憶的過往。
    戲劇(曲)

    動見体《落英》 演繹中年情愛與人生瓶頸

紀念大師劉鳳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