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蒂摩爾古薪舞集
相關文章 22 篇
-
即將上場 Preview 蒂摩爾古薪舞集 尋找當代排灣族身體
解構又重構 「四步舞」力量再現
以排灣族為創作主體的核心價值,蒂摩爾古薪舞集這次的作品《似不舞【s】》單純只用身體說話,舞名取自排灣族節慶舞蹈「四步舞」諧音,這是排灣族的節慶舞蹈,編舞者巴魯.瑪迪霖與舞者對舞步的解構又重構後,共同發展與累積出屬於當代排灣族青年的身體型態,綜合了西方舞蹈的訓練與排灣族的身體律動,並輔以當代劇場的燈光與空間調度,重新轉換與組合傳統四步舞。
-
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umaq.烏瑪》 重探石板屋的文化深義
說到排灣族,心中浮現的字眼仍只是百步蛇或石板屋嗎?而看到層疊錯落的石板,還是直接聯想為排灣族人的家屋型制嗎?umaq,是石板屋的排灣族母語發音,但對排灣族人來說,卻遠不僅只是一座建築而已。以排灣族文化為創作核心的蒂摩爾古薪舞集(Tjimur Dance Theatre),將推出的年度製作《umaq‧烏瑪》,翻轉大眾對石板屋的粗淺理解,重新認識umaq在排灣族文化中的深度意義,無論生時、死後,umaq都是族人與祖靈的歸處。 來自屏東三地門的蒂摩爾古薪舞集創立於二○○六年,藝術總監廖怡馨、編舞家巴魯.瑪迪霖皆是排灣族人,且將傳統樂舞的身體語彙融合於現代舞,過去舞作主題多由傳統工藝品的象徵意涵出發、反思部落生命觀的當代詮釋。《umaq.烏瑪》突破傳統樂舞中的音樂美學,編舞家將圖像記憶概念落實至舞蹈,以肢體展演傳統工藝木雕、陶壺等部落意象,以跨界實驗賦予在地文化「原創」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