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奐甫
-
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局外人》+《倫理學》
向內向外 殊途同歸的自我探求
「自我的存在」是許多編舞家孜孜矻矻的主題,三十舞蹈劇場今年所端出的年度製作《局外人》、《倫理學》也不例外。有趣的是,一少一長的編舞家各自發展,卻不約而同選擇了相似主題,分別向內與向外探求,而讓觀者產生不同層次的觀看趣味。 《局外人》向內,是新生代編舞家王怡湘從去年的三人舞《The Stranger》發展而來。更早則是追溯到法國求學時期所發表的獨舞,王怡湘自言,在法國自覺是局外人,但回台後,疏離感依舊,「我是一個內在充滿拉扯的人,也常覺得人做了很多選擇,但卻沒有意識那或許並不是自己的選擇。」講起話來如機關槍,語言似乎追不上她思考的速度,她不時跳躍、岔題,卻充滿力道,如《局外人》中所呈現的各種衝突、對峙,她說:「創作就像照鏡子,能覺察自己。」 《倫理學》則將存在的主題範疇擴大,討論個體與群體的對應關係,由藝術總監張秀萍與社會學背景的余奐甫共同合作,從舞蹈創作中少見的生硬論文式主題發展,「愈困難,我們愈要找出新的可能性。」幾乎像是「給自己找麻煩」的過程,難以拿捏的創作概念,卻也碰撞出異質而充滿新鮮感的火花。但「倫理」關乎生活的潛規則,要如何落實到動作的編排?他們從日常動作出發,比如在〈親密的威脅〉一節中,以捏、掐、揉等充滿挑釁的肢體,表現親密個體間的越界與侵略。
-
舞蹈
《國歌》像什麼?
三十舞蹈劇場「主題式」舞展的製作愈來愈成熟,劇場表現也趨於完整。《國歌四賦》從序幕前的劇場氣氛安排、編舞創意到舞者表現,都看到一個舞團成軍四年的努力。
-
新視窗
新視窗
表演藝術面貌隨著科技進步與多元文化的漸受重視,在萬態紛呈的世紀末,有著令人驚喜的發展變化,不但全球各民族藝術在資訊流通下百家爭鳴,傳統藝術也各在保有原始精神努力下,尋求跨出下一個百年脚步的新方向。 「新視窗」不僅是《表演藝術》雜誌爲讀者新開啓的一扇窗,帶領讀者進入各個全新當代表演藝術面向;更將是台灣表演藝術界的全新網路捜尋引擎,透過各領域作者的有力連結,探索不同領域間合作、融合的可能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