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姬情晚宴/女子女子嗑》
    新銳藝評 Review

    《姬情晚宴/女子女子嗑》:談喜劇、與喜劇背後的虛構書寫倫理

    評若女子劇團《姬情晚宴╱女子女子嗑》
  • 參與2025奧里亞克國際街頭藝術節演出的作品:Marina Guzzo《Mistura》。
    奧里亞克

    奧里亞克國際街頭藝術節 開幕夜爆發警民衝突

  • 四位40+舞者以咖啡廳為喻,訴說與舞蹈相伴的人生風景。
    舞蹈

    以身體沖煮時光韻律 伍拾製作《咖啡廳Dance to 40+》探索熟齡舞者生命厚度

  • 藝術總監羅曼.穆勒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為了那些難以被定義,但值得被記住的作品

    專訪阿勞馬戲藝術節總監羅門.穆勒
數位資料庫-開學季優惠廣告圖片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導覽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雜誌
  • Subscriptions數位全閱覽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表演藝術年鑑
      2.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3.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4. 表藝文摘
      5. 達人系列
      6. NSO發現系列
      7. NSO歌劇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訂閱電子報
:::

藝術養成

相關文章 1 篇
  • 特別企畫 Feature 腳踏實地拚藝術 人才需求僧少粥多

    現象7:不再編導至上,「製作人」時代來臨?

    這兩年表演藝術圈出現了製作人當家的新趨勢,有別於以往以導演掛帥的經營模式,由製作人/主創者雙軌並進的製作方式浮現,創作者更無後顧之憂也開創跨團、跨域合作之可能,比如莎妹劇團與日本第七劇場共製的《交換手札》、耳東劇團《服妖之鑑》、創作社《四情旅店》等,製作人也不只控管預算監督行政,更要高瞻遠矚通曉全局。而當製作環節更受到重視,是否代表大環境已往更完善更健全的目標邁進?

    文字|陶維均
    第288期 / 2016年12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導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統一編號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