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缺一劇團
-
演出評論 Review
向亡靈致敬!
說是一個家人的死,還不如是哀悼整個存在環境或價值觀的崩解。上、下半場結束前的一段師公領路念念有詞的表演,叫人起雞皮疙瘩。事實上,當觀眾理解編劇的「雙重」手法時(兒子在劇中的口述與筆述,正好與編劇在劇場外現實的觀察和書寫,互為表裡對照),應當就能接受上、下半場互為表裡的情感與意識的呈現。
-
即將上場 Preview 七年級鄭衍偉的台灣文學獎得獎劇本
《大家一起寫訃文》 演一場家庭科幻戰爭
「這是一個談記憶的劇本,有關於集體記憶的消失」,鄭衍偉說,《大家一起寫訃文》的創作源自於家中一次辦喪事的經驗,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全劇以戲中戲的結構,從一對兄妹記錄下為阿嬤辦喪事的過程開始,家中的氣氛逐漸變得詭譎,最後阿嬤死而復活,全家進入如「科幻片」般,潛意識的幻想狀態。
-
戲劇
溫柔小品,讓現實之苦留在劇場之外
我們在創作者跟「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的朋友們,進行訪談之後所轉換出來的劇場世界裡,看到一些困難,看到一些疑問。但是,我們看到最多的,卻是一種願意面對困境的溫柔。這種溫柔,讓我們對於未來可以更美好,懷抱著簡單的想像。
-
戲劇新訊 三缺一劇團《一百種回家的方法》
為女同志媽媽發聲
如果愛情可以非關男女,無分性別;親情的追尋,是否也可以跨越同性、異性的界線?關注女同志議題的三缺一劇團編導陳亮君,因參與女同志媽媽聯盟的組織工作,接觸到一群女同志媽媽與她們的小孩,看著他們在這不夠友善的社會裡,仍然努力追求幸福,讓她對「親情」這件事,有了更多的理解與感動。「這些勇敢的女人,披荊斬棘走出了一條同志生兒育女的路其中有已婚的拉拉、利用人工生殖的拉拉、遊走在家庭體制與法律縫隙之間卻仍不斷努力的女同志。現在,我希望能為這些人做點什麼,因此有了這齣戲。」 《一百種回家的方法》以田野劇場的方式,透過深度溝通、戲劇遊戲、集體即興、團體觀察與分享、讀書會、工作坊等,走入女同志媽媽的家庭,深刻反映女同志媽媽的生活與心聲。陳亮君說,社會對同志家庭存在太多的誤解,她希望能創造更多的對話空間,讓女同志媽媽被看見,被理解。「只要身而為人,都擁有親情的需求,利用同志家庭作為創作的切入點,是因為它更具有執著的力量,從中能夠突顯出親情的本質,是不分種族、性別、階級,或任何有形的界限!」(廖俊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