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新手導演 在人間搬演神話 令人嘆息的拜魯特全新「指環系列」
歷經多次導演更迭、曲折不斷的二○○六年拜魯特音樂節全新「指環」終於在七月下旬登場,這次製作由高齡八十的劇作家多斯特擔綱導演,他讓神話故事發生的平凡人間,舞台上時時出現來來去去的現代人,只是都看不見劇中的神話英雄。 資深舞台導演、也是資深「指環」觀眾的楊世彭教授,再度親臨拜魯特觀賞,對這次的新製作,特為本刊暢談第一手的觀後感。
歷經多次導演更迭、曲折不斷的二○○六年拜魯特音樂節全新「指環」終於在七月下旬登場,這次製作由高齡八十的劇作家多斯特擔綱導演,他讓神話故事發生的平凡人間,舞台上時時出現來來去去的現代人,只是都看不見劇中的神話英雄。 資深舞台導演、也是資深「指環」觀眾的楊世彭教授,再度親臨拜魯特觀賞,對這次的新製作,特為本刊暢談第一手的觀後感。
要拿到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指環系列」的門票,代價有多大?旅美導演楊世彭花了將近台幣十萬多元買了兩套票,華格納「指環系列」共計四齣,一輪演六天計十七個小時,加上美國內地來回機票及住宿,楊世彭不錯過世紀大製作,豪舉花下六千多美金,看得直呼過癮!
這個製作與目前絕大多數的「指環系列」一樣,把時代設在今日,演員穿著現代服裝。這個「現代化」的導演構思須付重大代價,那就是華格納樂劇的原本故事放在科學發達的今天,不免有格格不入的感覺。這四齣樂劇的人物,大多是天神、精靈、巨人、惡龍;它的場景也往往是河底、天宮、雲端、地底之類的想像空間,若是將他們現代化了,有時未免不倫不類。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