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演劇人
-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劇場編導
周翊誠 這個時代,更要找到觀眾為何進劇場的意義
雖然念戲劇系但沒修過一堂導演課,周翊誠還是因緣際會地走上了劇場編導的道路,但也走出一條與在地連結、貼合社會歷史脈絡、玩轉非典型劇場形式的殊異之路。一如許多創作者的焦慮,「為什麼要做舞台劇?」、「為什麼觀眾要在串流興起的現在踏進劇場?」同樣困擾著周翊誠,但憑藉在環境劇場中的歷練,他嘗試以關注「觀眾體驗」來面對這份心急,也相信加入更多新元素,才能支撐劇場繼續留下來。
-
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天涼好個秋,到基隆看戲去
初秋,適合去基隆走走。近年回歸故里、根留地方的「讀演劇人」,將在「基隆潮藝術」節搬演改編自愛爾蘭作家弗雷爾(Brian Friel)經典劇本Translations的新作《白話》。將本來發生於十九世紀北愛爾蘭的故事,移植至廿世紀戰後的基隆;劇中隨英國軍人返家擔任翻譯的愛爾蘭青年,成了夾在國軍與鄉親之間,遊走於中、台、日三語的學堂子弟。原劇裡因語言差異而被強加轉譯的地名和人名,許多隱隱潛藏於「調查」背後的「接管」態勢,隨著場景的移變,衝突更顯高升。當愛上基隆女子的國軍中尉在當地失蹤時,軍方追緝的行動,也走向了瘋狂的強制搜索與暴力鎮壓。 同樣奠基於基隆的「慾望劇團」也將於藝術節中重演彙集地方故事而編成的《雨信委託行》,以大時代小人物的角度出發,一窺七、八○年代,在港都獨有的「委託行」裡什麼都買、什麼都賣的種種悲歡。十月份另有已邁入第三年的三缺一劇團「海港山城」,今年改「計畫」之名,並以「泊」為主題,試圖用各樣獨特且多元的展演方式,拼湊微觀的城市氛圍。
-
戲劇新訊
《愛的兩國論》 愛情與政治的角力
選舉將至,各種議題都會被泛政治化,雖說政治無所不在,但怎麼談才能談出新意?讀演劇人《愛的兩國論》以愛情隱喻政治,將敏感的兩岸關係轉化成戀人之間的愛恨交織,探討愛情世界如同政治角力,時而手牽手、時而諜對諜的權謀關係。編導周翊誠說,當我們在討論政治與愛情時,有許多用詞是類似的,例如:對話、互信、共識、交流、衝突、獨立、武力(暴力)、分裂(分手)、變質(變心)等,「看似不相關的議題,在本質上卻是相通的。」 《愛的兩國論》由林子恆、賀湘儀所飾演的戀人開啟一場角色扮演遊戲,所謂政治的意識形態只不過是劇中人扮演的不同角色,沒有任何人需要選邊站。周翊誠形容,整齣戲就像個趣味競賽,所有的政治聯想因此變得好玩,甚至是好笑;劇中的情境,對政治敏感的觀眾,可以跟現實狀況對號入座,但純粹當有趣的愛情遊戲來看也未嘗不可。
-
企畫特輯 Special
二○一四年,解除未來魔咒的歷史時機
《玫瑰色的國》的演出絕對不是在表述枉然的世代青春,個人與國家主體幻滅的惆悵,反而是以歷史審判預先到來的語調,鞭策並激勵我們當下的二○一四年必須義無反顧地反當前政府施政作為,不徒留來日的歷史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