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瑜
-
新锐艺评 Review
傻瓜,不需要讲道理嘛!
果陀剧场以「印度宝莱坞电影经典IP独家授权」为标榜,将2009年的经典《三个傻瓜》改编成音乐剧,想必会有基本的票房号召力。但改编成功与否,除了重塑自身特色外,原作主题思想是否有效传达仍是最大关键。在经过编导一番增删取舍后,我看到的是容貌相似,个性却截然不同的孪生作品。 整出音乐剧最大的高潮点便是以〈吸吸吐〉这首歌贯穿整个院长的长女因暴风雨而被迫在家产子的过程。演员加歌队走位调度之繁复、剧情之紧张揪心,在旋律与歌词巧妙搭配下,一边是众人唱著「吸吸吐,吸吸吐,跟著节奏吸吐吸」,一边是产妇在计算好的拍点上「啊~啊~」的阵痛尖叫。不得不称赞,饰演产妇的张郁婕竟可将叫声化成美妙女高音的乐符,技巧与美感并存,奇妙地让观众感受到生命在痛与乐交织中诞生。 这场戏是故事的重要转折。院长由于男主角蓝丘帮忙接生,救了长女与外孙一命,终于放下认为他是难搞学生的成见,肯定他的优秀,并把象征传承的太空笔送给了蓝丘。但这段剧情改编后处理得略嫌轻率,仿佛院长忘了之前蓝丘对发明太空笔的鄙视。电影中,院长语重心长地告诫蓝丘,他以为用铅笔便可取代墨水笔,却不知铅屑在无重力中飘浮可能对机械与人体造成多大伤害,借此警惕蓝丘,狂妄比无知更可怕。
-
新锐艺评 Review
将音符戏剧具象化
YouTuber「海牛」许崴深入浅出介绍古典乐的「音乐家的无聊人生」频道小有成绩后,他希望更进一步地让大众能欣赏古典乐的实体演奏。自2022年起,工作室每年推出展演,慢慢将音乐会从搭配「说讲」深化成与戏剧自然融接;至《春花的葬礼》可说已形成一种崭新的表演型态,令人激赏。 节目架构是将4位天赋异禀但鲜为人知的女音乐家俩俩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芳妮.孟德尔颂(Fanny Mendelssohn)与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是好友;下半场娜迪亚.布朗杰(Nadia Boulanger)与莉莉.布朗杰(Lili Boulanger)是姊妹。整体来说,上半场这对好友的实际交集时间仅数月,故事性较弱,叙事略破碎;但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多耳熟且动听。下半场由于是姊妹故事,戏剧感强烈许多,先喜后悲,余韵无穷;不过,音乐上进入20世纪偏印象派的曲风,且多声乐,对笔者等非音乐人来说稍难亲近。然而,网路上若干音乐人多表示下半场声乐渲染力十足,在剧情加乘下,令人泫然欲泣。
-
新锐艺评 Review
从英雄辈出到帝国暮日
提到三国戏曲,你会想到什么?是痛心不已的《失街亭》?义薄云天的《华容道》?还是尔虞我诈的《群英会》?出乎意料,《卧龙》让我们看到的,是杀声震天背后的纠结柔软,是英雄走下神坛后的脆弱无奈。这些历史人物和我们一样,在头衔之外,还扮演著父母、子女、伴侣、朋友的身分,并且努力拿捏其中之平衡。 编剧陈健星慧心独具地从第二代角度切入,再穿插著过去各个重要「彼日」来形塑角色刘备与诸葛亮的彼日在三顾茅芦之时,此后两人携手同心,以复兴汉室为目标;刘禅的彼日在父亲托孤孔明,刚及束发之年便担起国家重任;诸葛瞻的彼日则为五丈原父逝,从此8岁雏子与生疏的父亲,再难交流理解。 虽然「卧龙之子」诸葛瞻似是主视角,但小咪饰演的刘禅,才真正撑起第二代的主线。他一出场,谐趣十足的肢体加上挤眉弄眼,便吸引了全场目光;在诸葛瞻消极地自认是无才无能的废物第二代时,他回说「你是在说你还是说我?」带出极富幽默的弦外之音。在父子情的铺陈上,刘禅比8岁丧父的诸葛瞻更展现了对诸葛亮的孺慕之情既嫌「相父」爱哭碎念,又在孔明离开后觉得顿失依靠;还在回忆与孔明相处时,刺激诸葛瞻「所以你是吃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