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个傻瓜》音乐剧。(张震洲 摄)
新锐艺评 Review

傻瓜,不需要讲道理嘛!

评果陀剧场《三个傻瓜》

果陀剧场《三个傻瓜》

2025/5/10 19:30 台北 城市舞台

果陀剧场以「印度宝莱坞电影经典IP独家授权」为标榜,将2009年的经典《三个傻瓜》改编成音乐剧,想必会有基本的票房号召力。但改编成功与否,除了重塑自身特色外,原作主题思想是否有效传达仍是最大关键。在经过编导一番增删取舍后,我看到的是容貌相似,个性却截然不同的孪生作品。

整出音乐剧最大的高潮点便是以〈吸吸吐〉这首歌贯穿整个院长的长女因暴风雨而被迫在家产子的过程。演员加歌队走位调度之繁复、剧情之紧张揪心,在旋律与歌词巧妙搭配下,一边是众人唱著「吸吸吐,吸吸吐,跟著节奏吸吐吸」,一边是产妇在计算好的拍点上「啊~啊~」的阵痛尖叫。不得不称赞,饰演产妇的张郁婕竟可将叫声化成美妙女高音的乐符,技巧与美感并存,奇妙地让观众感受到生命在痛与乐交织中诞生。

这场戏是故事的重要转折。院长由于男主角蓝丘帮忙接生,救了长女与外孙一命,终于放下认为他是难搞学生的成见,肯定他的优秀,并把象征传承的太空笔送给了蓝丘。但这段剧情改编后处理得略嫌轻率,仿佛院长忘了之前蓝丘对发明太空笔的鄙视。电影中,院长语重心长地告诫蓝丘,他以为用铅笔便可取代墨水笔,却不知铅屑在无重力中飘浮可能对机械与人体造成多大伤害,借此警惕蓝丘,狂妄比无知更可怕。

《三个傻瓜》音乐剧。(张震洲 摄)
陈思宏谈《少年Pi的奇幻漂流》广告图片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舞台剧精采片段抢先看广告图片

检视整个改编版,会发现蓝丘这个角色并未被好好塑造,扁平地像是个充满主角光环的「龙傲天」(注1),新生训练莫名躲过刁难、学业一帆风顺、女主角一见钟情、毕业后转身成为拥有多项专利的发明王。观众没看见他做任何努力,只看到他一直对著两个学习不佳的朋友唱高调,说成绩不重要,要懂得学习的意义。

电影中的蓝丘像是有亚斯伯格症,他不会看人脸色,不是蓄意咄咄逼人;他对机械的热爱到了偏执,不是故意要冲撞体制。从新生训练用自制「武器」逼退学长挑衅开始,就一直铺陈他对「发明」的热情;如此一来,院长之女难产时随手做出真空吸引器,再到出社会成了专利王,一切才合理。更不要提被音乐剧删掉的最关键剧情——蓝丘是冒名读大学!多么令人震撼的反转。音乐剧中自命不凡的富家天才,在电影里只是个仆人的孩子顶替小主人上学,连蓝丘都不是他的真名。念完名校4年,他没有毕业证书,也不能依凭学历找到好工作,除了4年满满的知识,他什么都得不到。这样的人,说出除了学习本身其他都不重要,才有力量,才有价值!

《飞行的荷兰人》的8个不可不知广告图片
《三个傻瓜》音乐剧。(张震洲 摄)

导演将原作中的标志性台词「All is Well」转化为「Be Water, My Friend」,虽然更具哲理——意欲展现灵活、适应、包容的生命本质(注2),但其寓意却不易让观众理解、或与剧情贴合。例如宝宝出生后一度危急是被这句话唤醒,但「像水一样自由吧」并不若「一切都会好的」简明易懂且有说服力。

导演还将故事背景设定成泛亚洲风格(注3),不局限在印度。也许的确让视觉和听觉丰富多采,却也会造成观众认知的错乱。当印度神祇、关公、妈祖、圣母、基督、阿努比斯神并存,印度腔、英文腔、台语交错,但舞台设计和服装的印度风仍浓厚时,过多的元素混搭(尤其是台湾味),没有产生共融,反而出现油水分离之感,影响入戏。

不知为何,同样的故事架构,看音乐剧版时,在悦耳华丽的歌舞下,一直透著令人厌腻的说教气息;电影却能随著剧情开展,自然开悟人生要自己掌握的真意。当呈现的事实足够带来启发,就不用由角色来说道理了。

注:

  1. 网路用语,讽刺不用努力,一出场就天下无敌,可以轻松战胜对手的主角。
  2. 果陀剧场,《三个傻瓜》节目册。2025年,页4。
  3. 张玮珊,〈音乐剧《三个傻瓜》 亚洲风与台味打造在地共感〉,《PAR表演艺术》,发布日期:2025年4月21日,引用日期:2025年6月12日。
本篇文章开放阅览时间为 2025/07/13 ~ 2025/10/13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