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恒
-
台北TIFA
粤语唱做莎剧《第十二夜》看好戏!
除了难以克服的匆促感之外,改编本充份发挥了粤剧的优点。剧中的唱腔丰富且多变化,押韵处以粤语发音为准,对懂得的观众当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
入门
认识莎士比亚
他看到的不仅仅是自己一人孤立于天地之间──那是现代存在主义和荒谬剧场的境界;他看到的是父母、妻子儿女、教会、国家、全人类。这使他能看破红尘、又拥抱众生,能在工业革命以前就进入「后现代」而超越后现代。
-
编辑室
发刊辞
我们当初想办这份杂志,主要是为了推展两厅院的业务,后来才逐渐扩大,终至成为对整个表演艺术的关怀。目前,我们想要介绍节目,不仅电视片刻难求,即使报纸也往往悭墨如金。尤其令人沮丧的是,一般媒体所需要的多是新闻价值,而我们所企盼的却是艺术内涵。新闻界的立场并没有差错,问题在表演艺术应该创立专业性的杂志,开辟自己的园地。 在我们进一步构想这片园地的时候,我们发现,有很多台湾艺术界久为人所诟病的现象,正可以藉这份刊物凝聚人才,汇集资料,化为图文刊载,终至得到纾解。这些现象包括: ──客观而深入的乐评、舞评及剧评均不多见,以年庆或季节为单元的检讨,尤其缺乏; ──有关表演艺术团体的报导,不是惊鸿一瞥,就是沙里藏金; ──国外表演团体及艺术家的活动,我们知道的不仅有限,而且往往过时; ──有关大陆的艺文活动,我们也只知道一鳞半爪,而且多是观光客式的浮光掠影。 此外,中国艺术家在世界性表演或大赛中得到过不少肯定,究竟这些活动各有什么样的意义,中国人的杰出表现该用什么样的纪录留下来,藉了这个刊物的探索,也可以寻求答案。 有了这些具体的构想,我们遂进一步考虑到实际出版的问题。为了避免政府刊物的一般缺点,我们决定采取企业经营的方式:公开发售、招揽广告,让盈亏成为社会接受及欢迎程度的指标,但在同时保持特有的品质与风格。 政府文教机构中罕有如此先例,因此杂志筹划期间会计方面遭遇到种种困难。有次我们急了,声称要自行设法筹款,可是我们的人事官婉转说道:「公务员不能办私人刊物!」 案件到达教育部时,部里长官殷殷垂询:两厅院既有的工作已够繁重,为什么还要自添业务?在感谢关切之后,我们腼腆答道:为了艺术,为了文化。 想起来就难免心虚脸红。为了艺术,为了文化,凭什么?分析到最后,凭的恐怕是艺术本身的力量,凭的是这个社会对文化的关怀,凭的是您的爱护与批评,以及我们自己的期许,让杂志的内容一期比一期丰富,图片一期比一期精彩。 胡耀恒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两厅院五年回顾与前瞻──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民国六十七年,政府毅然拨斥巨资,兴建了两厅院这样国际一流的表演场所,美仑美奂,至今已名闻遐迩。五千年来,从没有一个朝代建设过这样宏伟的舞台,也没有一位君王如此关怀国民的文化休闲活动。两厅院的成立可以说是我们经济繁荣的指标,政治民主的象征。五年以来,两厅院演出节目将近五千场,吸引观众人次达二百万以上。以类型言,则音乐、舞蹈、戏剧、民俗曲艺等等,应有尽有;以时空言,则古今中外,兼容并蓄。 这些成绩,并非一蹴即至,而是稳定成长的结果。从一些统计资料,可看出两厅院及其主管单位渐能掌握表演艺术的实际运作: 一、在场地使用率方面,开幕时经常闲置,最近二年则已经完全饱和,而且供不应求。(见表一) 二、在售票率方面,开幕季的盛况过去以后,四年前售票率降至六成,此后逐渐上升,去年已接近八成。 三、在营运收人方面,三年前仅达七千六百九十一万七千元,去年已经超过一亿两千万元。(见表二) 古人说,行远自迩,登高自卑,五年来,两厅院的同仁始终不忮不求,从力行中累积经验,由错误里汲取教训。前面说过两厅院史无前例,又兼世界一流,正因为如此,两厅院如何营运管理,在我国历史中无法可循;国外同类同级机构的方法与原则,又往往不合国情。且机构新设,组织架构不全,规章制度欠缺,以致成立五年来,问题层出不穷。两厅院首长五年三易,正说明了这个机构的动荡与复杂。 回顾两厅院设立的宗旨,更能体会古人所说创业维艰的深意。这些宗旨要求两厅院要:扶植国内表演艺术人才及团体,普及表演艺术欣赏人口,进而提升国内表演艺术水准,充实国民文化生活内涵。深一层看,这些宗旨意谓着:我们的表演团体尚待扶植;观众人口还未普及;表演水准犹待提升。说得更确切些,我们承认在历经战乱变迁之余,我们在表演文化方面,目前只是一个开发中的国家,在在都需要从根做起。 比较两厅院五年来的营运情况,我们随着业务的成长,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以前是没有节目,缺少观众;现在则是场地不够,观众可以争取,但看节目如何安排,以及服务品质如何提升。表演艺术不能脱离生态环境,我们最近一年规划了以下多种措施,并已次第完成: 一、增加「月节目单」发行量至二十万份;广为传播两厅院的节目。 二、提早印制「单场节目单」,使观众能有充分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