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初想办这份杂志,主要是为了推展两厅院的业务,后来才逐渐扩大,终至成为对整个表演艺术的关怀。目前,我们想要介绍节目,不仅电视片刻难求,即使报纸也往往悭墨如金。尤其令人沮丧的是,一般媒体所需要的多是新闻价值,而我们所企盼的却是艺术内涵。新闻界的立场并没有差错,问题在表演艺术应该创立专业性的杂志,开辟自己的园地。
在我们进一步构想这片园地的时候,我们发现,有很多台湾艺术界久为人所诟病的现象,正可以藉这份刊物凝聚人才,汇集资料,化为图文刊载,终至得到纾解。这些现象包括:
──客观而深入的乐评、舞评及剧评均不多见,以年庆或季节为单元的检讨,尤其缺乏;
──有关表演艺术团体的报导,不是惊鸿一瞥,就是沙里藏金;
──国外表演团体及艺术家的活动,我们知道的不仅有限,而且往往过时;
──有关大陆的艺文活动,我们也只知道一鳞半爪,而且多是观光客式的浮光掠影。
此外,中国艺术家在世界性表演或大赛中得到过不少肯定,究竟这些活动各有什么样的意义,中国人的杰出表现该用什么样的纪录留下来,藉了这个刊物的探索,也可以寻求答案。
有了这些具体的构想,我们遂进一步考虑到实际出版的问题。为了避免政府刊物的一般缺点,我们决定采取企业经营的方式:公开发售、招揽广告,让盈亏成为社会接受及欢迎程度的指标,但在同时保持特有的品质与风格。
政府文教机构中罕有如此先例,因此杂志筹划期间会计方面遭遇到种种困难。有次我们急了,声称要自行设法筹款,可是我们的人事官婉转说道:「公务员不能办私人刊物!」
案件到达教育部时,部里长官殷殷垂询:两厅院既有的工作已够繁重,为什么还要自添业务?在感谢关切之后,我们腼腆答道:为了艺术,为了文化。
想起来就难免心虚脸红。为了艺术,为了文化,凭什么?分析到最后,凭的恐怕是艺术本身的力量,凭的是这个社会对文化的关怀,凭的是您的爱护与批评,以及我们自己的期许,让杂志的内容一期比一期丰富,图片一期比一期精彩。
胡耀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