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届CLAP传奇夏日艺术节开幕记者会贵宾合影。
    其他

    第二届CLAP传奇夏日艺术节 当代再续传奇

  • 《1家2加毛毛虫》故事以三代人的生命经历串起对时间的想像。
    戏剧(曲)

    《1家2加毛毛虫》结合偶戏、光影与空间 沉浸式剧场呈现「时间」魔法

  •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演出剧照。
    焦点专题 Focus

    用14年的时间,学会一个拥抱的方法:金士杰与卜学亮在《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的灵魂交会(下)

  • 《沤 少年 àu siàu-liân》是用身体与声音共构的脑内剧场,由五位风格独具的新生代舞者与音乐家,在限制中寻找自由、在未知中练习冒险。
    舞蹈

    沉潜才会出味 《沤 少年 àu siàu-liân》以身体书写时间诗篇

成功的定义广告图片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网站导览

PAR 表演艺术杂志

:::
  • News艺讯
  • Preview演出
  • Feature专题
  • World国际
  • Columns专栏
  • People人物
  • Review评论
  • Focus话题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杂志
  • Subscriptions数位全阅览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数位全阅览
    2. Magazine 杂志
    3. Book 书籍
      1. 表演艺术年鉴
      2. 在两厅院遇见大师
      3. 两厅院创作全纪录
      4. 表艺文摘
      5. 达人系列
      6. NSO发现系列
      7. NSO歌剧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两厅院乐典
      2. 其他
    5. DVD
  • 广告刊登
  • 联络我们
  • 会员专区
  • 繁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订阅电子报
:::

丁文玲

发表文章 2 篇
  •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从通俗文化到舞台黑盒子

    家,剧场里永远的三棱镜

    谁家的那本难念的经,值得搬上舞台,演给大家看? 是易卜生那闹妇女革命的《玩偶之家》?还是预告家庭价值崩解的《黑夜白贼》? 是把家族与国族镕于一炉的《京戏启示录》?还是女人发声的《记忆相簿》? 一个家族的故事搬上舞台,似乎就折射出千万家族的故事,让你看戏,也看到自己、以及你的家。

    文字|丁文玲
    第143期 / 2004年11月号
  • 街头艺探ART SPY

    文学地标,丰采再现

    曾经是多少文艺青年、带著朝圣心情拜访的台北文学地标──武昌街的明星咖啡屋,在闭门多年后五月又再重新开张,如今,老店再点亮灯火,那些充满创作热情的老灵魂们,是否还能一一被召唤回来?

    文字|丁文玲
    第139期 / 2004年07月号
免费订阅PAR电子报,获取更多艺文资讯!
*通过递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并同意已阅读本网站的使用条款,私隐政策和个人资料收集声明。
:::
PAR 表演艺术杂志
  • 关于我们
  • 联络我们
  • 广告刊登
  • 电子报
  • 国家表演艺术中心
  • 国家两厅院
  • 网站导览
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国家两厅院《PAR表演艺术》版权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统一编号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关演出资讯,如有异动应以主办单位公告为准。
服务条款 | 隐私权声明 | 著作权声明
通过A无障碍网页检测

本网站使用 cookies
为提供您更多优质的内容,本网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术。 若继续阅览本网站内容,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 cookies,关于更多 cookies 以及相关政策更新资讯,请阅读我们的隐私权政策与使用条款。

  • 搜寻
  • 广告刊登
  • 联络我们
  • 会员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