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起:马翊航、桑布伊。
    话题追踪 Follow-ups

    以歌为界,以声为桥——桑布伊谈迁徙、信仰与土地记忆

    侧记「专题对谈:创作中的迁徙与记忆」
  • 《不便利的便利店》剧照。
    焦点专题 Focus

    粉丝经济扩大受众,将「K-content」的魅力最大化

  • 金曲奖最佳客语歌手吉那与变装皇后Bagel Rimrim,以不被定义的生命姿态绽放独特之美。
    戏剧(曲)

    金曲歌后吉那携手变装皇后Bagel Rimrim 客家原创剧场《暗靓》本周登场

  • 瓦旦.督喜
    焦点专题 Focus

    Kndsan:从旧的地方带著什么到新的地方生活——瓦旦.督喜和TAI身体剧场的创作方法(上)

数位资料库-开学季优惠广告图片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网站导览

PAR 表演艺术杂志

:::
  • News艺讯
  • Preview演出
  • Feature专题
  • World国际
  • Columns专栏
  • People人物
  • Review评论
  • Focus话题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杂志
  • Subscriptions数位全阅览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数位全阅览
    2. Magazine 杂志
    3. Book 书籍
      1. 表演艺术年鉴
      2. 在两厅院遇见大师
      3. 两厅院创作全纪录
      4. 表艺文摘
      5. 达人系列
      6. NSO发现系列
      7. NSO歌剧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两厅院乐典
      2. 其他
    5. DVD
  • 广告刊登
  • 联络我们
  • 会员专区
  • 繁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订阅电子报
:::

周伶芝

发表文章 2 篇
  • 黑夜白

    田调不是创作护身符

    透过田野的经验,和既有的观点论辩,关于那些「不会是什么,又还会是什么」,而非「只有是什么」。回到创作上,才能透过对地方的感觉结构,建构出反身性的思考,提供创作诠释的可能性。也因此,田调之后,更大的挑战在于,叙事者采取的历史和经验辩证的位置,以及记忆和技艺身体的美学转化。

    文字|周伶芝
    第336期 / 2020年12月号
  •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演员能量 造就剧场

    一九六○年代中期,铃木忠志开始以拼贴剧本的手法,脱离文本和语言的局限,将剧场空间还诸演员,成为身体能量的场域。为了寻找属于日本文化的身体性,铃木忠志重回日本传统舞台,汲取能剧、歌舞伎及白石加代子独特的「肉体派」表演方式,逐渐建立出一套「下半身」的演员训练法。这些年铃木忠志主要做音乐剧,持续实验声音的课题。本刊特地专访熟稔铃木演员训练法、并担任《茶花女》副导演的资深编导刘守曜,一谈他对铃木中志演员训练的了解与近身观察。

    文字|周伶芝
    第217期 / 2011年01月号
免费订阅PAR电子报,获取更多艺文资讯!
*通过递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并同意已阅读本网站的使用条款,私隐政策和个人资料收集声明。
:::
PAR 表演艺术杂志
  • 关于我们
  • 联络我们
  • 广告刊登
  • 电子报
  • 国家表演艺术中心
  • 国家两厅院
  • 网站导览
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国家两厅院《PAR表演艺术》版权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统一编号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关演出资讯,如有异动应以主办单位公告为准。
服务条款 | 隐私权声明 | 著作权声明
通过A无障碍网页检测

本网站使用 cookies
为提供您更多优质的内容,本网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术。 若继续阅览本网站内容,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 cookies,关于更多 cookies 以及相关政策更新资讯,请阅读我们的隐私权政策与使用条款。

  • 搜寻
  • 广告刊登
  • 联络我们
  • 会员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