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斌
-
音乐 呼应台湾的多样缤纷
《天中杀》 一部人亲土亲的混种歌剧
看到「混种当代歌剧」《天中杀》节目推出,不免让人心中跳出无数个「为什么」为什么同名文学作品创作超过半世纪后,我们迄今才首度听闻?为什么明明是台湾人的文学却用日文撰写?「天中杀」究竟是什么?「混种」的歌剧又是为如何混、为什么而混?
-
音乐
古乐演绎的当代困境与和解可能
近几个月来,有几位知名的古乐演奏家陆续访台,带来小提琴与钢琴二重奏、钢琴独奏与歌剧选粹等不同形式的演出。其中有几位的唱片录音是我的心头好,但他们的现场演出却并非总是精采,有些让我深深折服,有些则令我败兴而归。细细思索后,发现这也许不仅仅关乎我的个人偏好,而是和他们的共通点古乐演绎有著密切关联。 古乐演绎,或称「历史资讯演奏」(Historically-Informed Performance),是一种诠释乐曲的系统性方法。相对于华格纳以降的浪漫主义和主观性演绎,古乐借由学术考据或使用历史乐器等方式,推敲出与乐曲时代相应的演奏风格。目前古乐演绎已是乐坛主流,在欧美有成熟的学院体系,也发展出了复杂的派别、方法论与理念,即使对于同一首作品进行古乐诠释,不同古乐家之间的呈现也不会相同。 那么,一样是古乐演绎,这些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为何有些让人快心满意,有些则令人失望?是否因为古乐演绎存在某些偏误或冲突,从而导致演奏实践的困境? 其实,这篇文字也是藉著近期演出,叩问古乐运动至今的现状与疑难。虽然古乐运动的风潮主要始于60年代,然而其中许多价值观念早已有源远流长的渊源:例如斯特拉温斯基与托斯卡尼尼(Arthur Toscanini)所代表的客观主义(Objectivism)、20年代的新即物主义(Neue Sachlichkeit)甚至是浪漫主义时期兴起的「忠于原作」(Werktreue)等观念。尽管这些观念曾在80、90年代受到学界的激烈批判,也被多数古乐家摒弃不用,然而透过本文所探讨的数场古乐演出,我们不难发现,上述的议题至今仍与古乐运动深深纠缠著。 客观主义的幽灵:佛斯特 首先是小提琴家佛斯特(Isabelle Faust)与钢琴家梅尼可夫(Alexander Melnikov)的二重奏演出,演奏3首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他们的《克罗采》(Kreutzer)录音是我最喜欢的版本之一,非常严谨地遵循乐谱指示(让Oistrakh以降的上世纪浪漫演绎皆尽失色),采用古乐器般的音色与句法效果,鲜少个人化的观点,却仍有饱满的表现力与连贯性。可以说,他们摒除个人视角而完美呈现乐谱的客观性力量,正是他们的录音
-
音乐
最深的琴音 吐露人生与音乐底蕴
三声部的乐章,第一声部歌唱的线条,不断地断裂与大声直击,二三声部控制在非常小的音量,声部的鲜明只是一种理由,但更主要的是第二声部的伴奏音型才是英雄真正内在的声音。接在风暴般之后的《月光》第一乐章,它的「沉」与「静」堪称之最,此时才明暸前曲的直接与快,都是为《月光》而来,钢琴家将两曲当一组作品在铺陈。
-
演出评论 Review
天人合一的大师音乐会
这位高龄九十四岁、德高望重的钢琴家,在十月底不辞千里来台演出两场精采音乐会,是今年爱乐者最大的福音。这两场音乐会,音符尽在指间任意挥洒,以典雅的德奥琴声感染在场所有人,这温暖的琴声应该已成绝响,闻者不是感动地热泪盈眶,就是在琴声中感受到福至心灵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