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点专题 Focus

    瓦旦.督喜 混浊时刻,重见生命的光

  • 抵达终点左转

    表演正在表演的姿态

  • 各种仿冒江苏大剧院经典民族舞剧《红楼梦》的舞台演出,或仿用该舞剧的美学设计,或仿其舞台元素和表演造型。
    上海

    多出正版演出遭冒牌山寨 多个市场因素助长荒诞剧

  • 台湾音乐大师马水龙
    音乐

    「孕育于山海之间」 重现台湾音乐巨擘的经典与深情

表演正在表演的姿态广告图片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网站导览

PAR 表演艺术杂志

:::
  • News艺讯
  • Preview演出
  • Feature专题
  • World国际
  • Columns专栏
  • People人物
  • Review评论
  • Focus话题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杂志
  • Subscriptions数位全阅览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数位全阅览
    2. Magazine 杂志
    3. Book 书籍
      1. 表演艺术年鉴
      2. 在两厅院遇见大师
      3. 两厅院创作全纪录
      4. 表艺文摘
      5. 达人系列
      6. NSO发现系列
      7. NSO歌剧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两厅院乐典
      2. 其他
    5. DVD
  • 广告刊登
  • 联络我们
  • 会员专区
  • 繁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订阅电子报
:::

Gert Weigelt

发表文章 2 篇
  • 艺号人物 People 莱茵芭蕾舞团艺术总监

    马汀.薛雷夫 工艺精神 淬炼芭蕾

    出身瑞士的农家,马汀.薛雷夫之所以走上舞蹈之路,可说是个意外,但一路从舞团舞者、独舞者、编舞家到舞团艺术总监,却是令人艳羡的顺遂,「若这是个看来很成功的人生,大概只是因为我一直在这条路上直线前进著。」薛雷夫说。而谈到身体与舞蹈创作的自由,薛雷夫如此注解:「自由整合了更多的特性,人性的、独立的,但却不失去应有的技巧标准、工艺与艺术性上的要求。」可见其一贯信任的,还是那在淬炼之下,累积出来的身体能量与古老技巧。

    文字|陈成婷
    第314期 / 2019年02月号
  • 特别企画 Feature

    马丁.施勒夫 廿一世纪芭蕾艺术先锋

    来自瑞士的马丁.施勒夫,风格不定与多样化是他的独到之处。身兼剧院舞蹈总监的他,在编舞与经营上都秉持「三不」原则:不墨守成规,不迎合观众,不拘泥于形式。去年,多位欧洲资深舞评家受柏林Tanz舞蹈杂志之邀票选「年度编舞家」,施勒夫因其「不断寻找与改变创作风格的不妥协态度」,被认为「是无法估量、不随波逐流的编舞家」而雀屏中选。

    文字|林冠吾
    第219期 / 2011年03月号
免费订阅PAR电子报,获取更多艺文资讯!
*通过递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并同意已阅读本网站的使用条款,私隐政策和个人资料收集声明。
:::
PAR 表演艺术杂志
  • 关于我们
  • 联络我们
  • 广告刊登
  • 电子报
  • 国家表演艺术中心
  • 国家两厅院
  • 网站导览
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国家两厅院《PAR表演艺术》版权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统一编号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关演出资讯,如有异动应以主办单位公告为准。
服务条款 | 隐私权声明 | 著作权声明
通过A无障碍网页检测

本网站使用 cookies
为提供您更多优质的内容,本网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术。 若继续阅览本网站内容,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 cookies,关于更多 cookies 以及相关政策更新资讯,请阅读我们的隐私权政策与使用条款。

  • 搜寻
  • 广告刊登
  • 联络我们
  • 会员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