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丁.施勒夫。(Gert Weigelt 摄 Deutsche Oper am Rhein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后碧娜时代.德国舞蹈焦点/他们让你继续惊艳

马丁.施勒夫 廿一世纪芭蕾艺术先锋

Martin Schläpfer

来自瑞士的马丁.施勒夫,风格不定与多样化是他的独到之处。身兼剧院舞蹈总监的他,在编舞与经营上都秉持「三不」原则:不墨守成规,不迎合观众,不拘泥于形式。去年,多位欧洲资深舞评家受柏林Tanz舞蹈杂志之邀票选「年度编舞家」,施勒夫因其「不断寻找与改变创作风格的不妥协态度」,被认为「是无法估量、不随波逐流的编舞家」而雀屏中选。

 

来自瑞士的马丁.施勒夫,风格不定与多样化是他的独到之处。身兼剧院舞蹈总监的他,在编舞与经营上都秉持「三不」原则:不墨守成规,不迎合观众,不拘泥于形式。去年,多位欧洲资深舞评家受柏林Tanz舞蹈杂志之邀票选「年度编舞家」,施勒夫因其「不断寻找与改变创作风格的不妥协态度」,被认为「是无法估量、不随波逐流的编舞家」而雀屏中选。

 

「他的舞编摆荡在严肃与讽刺漫画,忧郁沉重与轻快飞扬之间,肆无忌惮、创意十足的手法令人瞠目。不管呈现在舞台上的是青蛙乱蹦、乌鸦、火鸟乱飞,还是不讨喜的深沉之作,他的舞团都发火发热」(注1),这是德国3sat文化电视台对现任莱因河德意志歌剧院(Deutsche Oper am Rhein)舞蹈艺术总监马丁.施勒夫(Martin Schläpfer)的简洁介绍。

近几年,来自瑞士的施勒夫在德国舞界疾速窜红,声望可与当代荷兰编舞老前辈汉斯.冯.曼恩(Hans van Manen)并驾齐驱。这位重量级的编舞家,出生在没有任何艺术背景的务农家庭,从小的志愿其实是当溜冰选手,根本未曾想过要跳舞。在一次溜冰受训中,正巧一位舞蹈老师经过看到他,大为惊艳之下便「诱拐」他去上芭蕾舞课,他就这样阴错阳差地走上这条「不归路」。

施勒夫真有过人的天赋,虽然十五岁才开始受舞蹈训练,短短两年就在一九七七年的洛桑国际芭蕾大赛(Prix de Lausanne)中崭露头角,获奖学金到伦敦皇家芭蕾舞学院继续进修。回国后,受到编舞家Heinz Spoerli的赏识,被延揽到瑞士巴赛尔芭蕾舞团(Basler Ballett)当独舞舞者。

不随波逐流的编舞家

一九九九年他从独舞明星一下子晋身为麦兹国家剧院(Staatstheater Mainz GmbH)的芭蕾总监与首席编舞家,一待就是十年。在他的带领下,原本面临存亡边缘的剧院舞团不但起死回生,更跃升为具有国际水准的一流舞团。

施勒夫在麦兹小城的苦心经营与成功,渐渐受到瞩目。二○○九年,他被委以莱因河德意志歌剧院舞蹈艺术总监的重任,同时负责杜塞道夫与杜依斯堡两个城市近五十位成员之多的舞团。当大家还在怀疑他是否有能耐一人带领这两大舞团之时,他推出诠释波兰作曲家卢托斯拉夫斯基(Witold Roman Lutosławski,1913-1994)《第三交响曲》的舞作Sinfonien,获○九年度浮士德戏剧奖的编舞奖,这张漂亮的成绩单,使一切疑虑化得烟消云散。

去年,多位欧洲资深舞评家受柏林Tanz舞蹈杂志之邀票选「年度编舞家」,施勒夫因其「不断寻找与改变创作风格的不妥协态度」,被认为「是无法估量、不随波逐流的编舞家」,而雀屏中选,对年届知命之年的他实是一大肯定。

施勒夫有典型瑞士人的特质,说话慢条斯理,做事不急不愠。外柔内刚的他,是个出了名的完美主义者,虽对自我与舞团成员要求严峻,但从不摆架子。之所以能在麦兹小城,打出一片自己的天空,除了辛勤耕耘外,还可归因于他所坚持的「三不」原则:不墨守成规,不迎合观众,不拘泥于形式。这不仅体现在艺术创作上,在经营舞团上亦如是。

他认为古典芭蕾若要生存,就必须跟著时代走。带的虽是芭蕾舞团,却一如碧娜.鲍许、莎夏.瓦兹等人的舞团,拥有跨文化特色,成员来自世界各地廿余国,从十九到四十岁的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年龄、体格特质与舞蹈训练经验,汇集在一起,使舞团充满旺盛活力。

此外,他意识到,要提高舞团的魅力与知名度,不但要有高水准的演出,还要多产。当大部分歌剧院的舞蹈总监每季推出三部新作时,施勒夫比别人更加倍努力,每季推出四、五部个人新作,并不时搭配年轻客席编舞家的插花小品,与当代颇有名气的前卫编舞家如Lightfoot/León、Regina van Berkel、Teresa Rotemberg等人的作品。如此一来,节目顿时变得丰富多元,不再局限于一成不变的《天鹅湖》、《胡桃钳》等传统舞码,频频吸引媒体关注,也令许多原本不常进剧院的麦兹人也都成了忠实舞迷。尤其是二○○四至○五年那季,他一口气推出六出新作,部部都展现高度精湛的舞蹈技巧与多面向的创作风格,舞评家为之倾倒,观众为之惊叹。电视台竞相报导播放,欧陆各大艺术节的邀请函接踵而至。

灵活撷取各派音乐入舞

施勒夫很少创作叙事性的芭蕾舞剧,其抽象的舞蹈语言承袭新派古典芭蕾(Neoclassical Ballett)的始祖乔治.巴兰钦(George Balanchine)及当代荷兰编舞大师汉斯.冯.曼恩。在他许多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这两人经典大作的影子。尽管如此,施勒夫并不拘泥于新派古典芭蕾的形式,现代舞、舞蹈剧场及其他的舞蹈风格,都广为吸纳。

激发他创作灵感的泉源,主要来自于音乐。学过小提琴的他,对音乐有高度的敏锐感受,不管是哪个时期,哪个流派的音乐,施勒夫都能深入肌理结构,掌握其中精髓,汲取韵律给予的动力,将舞者的身体,或化为音符,或和音乐相呼应,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音乐不再只是营造舞台气氛的背景陪衬,而与舞蹈结合得丝丝入扣,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

他用巴赫未完成的杰作《赋格的艺术》Die Kunst der Fuge所编的同名舞作,受到普遍的肯定,已可说是经典之作。虽然他也采用舒伯特、孟德尔颂等古典或浪漫派的音乐,然而,有别于其他古典芭蕾出身的舞者或编舞家,他像个探险家般四处逛唱片行寻找音乐的新大陆,并大胆地采用现代乐作曲家的前卫曲目。如卢托斯拉夫斯基以运用序列音乐技法等现代音乐技巧及自创的「机遇音乐」著称,也许正因曲子结构复杂,尽管受到广泛喜爱,却从未被拿来编舞过。施勒夫却诠释其《弦乐四重奏》Streichquartet,这惊人之举,让人错愕在先,叹服在后。此作不但获莫斯科波修瓦剧院(Bolschoi Theater)的Prix Benois de la Danse舞蹈奖,更被荷兰国家芭蕾舞团列入该剧院的固定舞码。

又如古典音乐前卫派代表作曲家李给悌(György Ligeti,1923-2006)绵密又透澈的旋律、史尼特克(Alfred Schnittke,1934-1998)深入现代人内心精神冲突的极端尖锐音效,佩尔特(Arvo Pärt,1935-)超凡脱俗的性灵圣乐,都是他的创作素材,舞风随著音乐的脉动而呈现不同的深度与风貌,新意得以层出不穷,每每给观众意想不到的惊奇,更让舞评家著实伤透脑筋,不知该如何将他定位才好。

寻找内外结合的舞蹈语言

风格不定与多样化是施勒夫的独特之处,这不单单归因于,他从不为一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视原地踏步走为禁忌的创作态度,更是他想向开创新派古典芭蕾的大师巴兰钦看齐,打造廿一世纪的芭蕾舞艺术;为此,他不断地尝试与找寻贴合现代精神的舞蹈表现形式。

他曾坦言:「我想找寻的,并非中庸之道,而是一种新的、强烈至极的舞蹈语言,它必须是内在与外在的同时结合——情感深入内心,身体则极度外放。」(注2)正因对内在情感与外在身体「极致」表现的渴望,不论是什么样的题材,他都要求舞者充分发挥高超的舞蹈技艺,让人目不暇给,叹为观止。他认为,唯有用精湛的舞技才能创造出有距离的美感,也才能感动观众。

尽管如此,他的舞作却不流于马戏团的杂耍伎俩,在炫目耀眼的表象背后,总隐含著一丝哀愁,但即使在对生命欢乐稍纵即逝的哀叹中,也依然能莞尔一笑。如此摆荡在轻快与深沉、严肃与逗趣之间,愁中带点乐,喜中含点忧,一如他好思冥想却不失幽默的性格。施勒夫能否如愿以偿,成为开启新纪元芭蕾舞蹈艺术的大师,著实让人拭目以待。

 

注:

1.     资料引述自http://www.munzinger.de/search/portrait/Martin+Schl%C3%A4pfer/0/26198.html

2.     资料引述自http://www.goethe.de/kue/tut/tre/de6823426.htm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