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博丞
-
特別企畫 Feature Y│Yes, I do
蔡博丞:永續就從B.GREEN開始!
第一天 響應「週一無肉日」,所有工作夥伴避免攝取肉類,以蔬食為主,鼓勵大家選擇健康的飲食,同時降低畜牧業對全球氣候以及環境的衝擊。 牲口的畜養使得許多雨林被砍伐,造成氣候變遷及碳排放量增高,藉由一天的「綠色飲食」,喚起大家對環境的重視,以行動在每一位夥伴心中埋下永續的種子。 第二天 鼓勵所有工作夥伴攜帶水壺、保溫瓶、餐具等可重複使用的日常用品,減少垃圾量,朝著「免塑生活」的目標前進。 提供水質無慮的飲用水,避免消費過度耗材包裝的瓶裝水;甚或是需耗費大量運輸成本的進口礦泉水。 第三天 開設跨齡、跨性別、跨領域的舞蹈講座或工作坊,讓所有人都享有平等的機會親近藝術;以本身的專業能力促進社會達成藝術平權,使任何人都能接受藝文教育的洗禮。 第四天 鼓勵所有工作夥伴以步行、騎自行車、搭乘公共運輸系統等作為當日交通方式,減少碳排放量,用小小的行動為降低空污及溫室氣體盡一份心力。 第五天 調配工作事項與時間,將今日待辦事務以有效率、平等的方式,與工作夥伴合力完成,縮短工作時數,開放彈性下班,鼓勵所有工作夥伴利用餘裕的時間充實自己,從事調劑身心的活動。 <td widt
-
焦點專題 Focus
共製再思考 X 6位實踐者的提案
對台灣表演藝術圈而言,「共製」(co-production)是近年的關鍵字之一,舞台上不乏不同場館、國家,以資源整合、國際交流為前提,所進行的藝術探索,並產生各類型的共製節目。 廣義來說,共製涉及「金錢」與「藝術」兩種模式的合作分類。前者以資金挹注為主,後者涉及不同角色間的藝術理念協商,此兩類型間往往有模糊地帶,不同團隊、製作人、藝術家或機構之間對「共同性」的追求,可說是困難重重,沒有一概而論的SOP,但也因此存在各種新的工作思維與模式的可能性。 隨著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三大場館與地方文化場館陸續到位,各館、各地方的藝術節相繼舉辦,增進了場館共製、國際共製等市場需求,也需要進行更深入的對話與交流,方能推展創作能量。本刊嘗試透過6位身處「共製」大群體中的實踐者,以其身體力行得來的反思與再提問,嘗試描繪「理想共製」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