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loyd Collins》林肯中心首演的中場休息時間。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商業票房決定作品存續 好萊塢明星也齊聚百老匯

    百老匯營運模式與趨勢觀察
  • 透過吳念真對於台灣家庭的理解,加上其擅寫家庭糾葛的觀察,讓《八月,在我家》此次的翻譯劇本幾乎是「無痕」的轉譯。
    戲劇(曲)

    綠光劇場《八月,在我家》 揭露家庭極限拉鋸真相

  • 《林投姐,妳叫什麼名字?》演出現場。
    焦點專題 Focus

    何曉玫《林投姐,妳叫什麼名字?》 在科技裡呈現人生情狀

  • 人間父子

    餐桌上的事

餐桌上的事廣告圖片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導覽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雜誌
  • Subscriptions數位全閱覽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表演藝術年鑑
      2.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3.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4. 表藝文摘
      5. 達人系列
      6. NSO發現系列
      7. NSO歌劇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訂閱電子報
:::

朱宏章

發表文章 2 篇
  • 交流道

    氛圍令人驚艷,劇藝仍可提昇

    從此次演出的正、反面評價可以得知,台灣學院戲劇創作的自由、創新與多元化,讓北京觀眾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而大陸學院戲劇的評論則針對文本要旨處理、演員基本功等縱向深入要求的問題,給了最多意見。台灣創作展現的多元廣度,相對於大陸觀眾縱向深入的思考,可說是此次兩岸學院戲劇交流中所出現的立即差異。

    文字|朱宏章
    第120期 / 2002年12月號
  • 環球舞台

    融合寫實與象徵的中國戲劇新殿堂

    甫於去年底成立的大陸「中國國家話劇院」,擁有二百多名的演員,能同時推出兩個大型製作,可說是資源豐沛、引領風潮的戲劇新殿堂。該團於今年四、五月相繼推出兩齣創團作《這裡的黎明靜悄悄》與《薩勒姆的女巫》,分別由中生代導演查明哲與王嘵鷹執導,以紮實的寫實表演為基礎,輔以詩意或象徵的導演手法,呈現了大陸寫實戲劇的多樣性。

    文字|朱宏章
    第116期 / 2002年08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導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統一編號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