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劇(曲)

飛人集社劇團「ECHO偶計劃」全新登場 台灣與荷蘭藝術家各顯神「物」

文字|張震洲
攝影|李欣哲
官網限定報導  2025/11/07
2025ECHO偶計劃《白,忙一場》 (李欣哲 攝 飛人集社劇團 提供)

飛人集社劇團策劃全新偶戲品牌「ECHO偶計劃」,於11月7日至16日在台北牯嶺街小劇場首度登場。本屆以「物件」為主題,集結台灣與荷蘭重量級創作者,以偶戲為媒介回應創作與物的關係,邀請觀眾走進劇場,聆聽萬物的回聲。

ECHO偶計劃 演出大聲喊

2025ECHO偶計劃《白,忙一場》&《2024我離開之後⋯⋯請進站》

2025/11/7  19:30

2025/11/8  14:30、19:30

2025/11/9  14:30、19:00

台北  牯嶺街小劇場

 

2025ECHO偶計劃《紙與紙的生活》

2025/11/14  19:30

2025/11/15-16  11:00、14:30

台北  牯嶺街小劇場一樓實驗劇場

 

2025ECHO偶計劃《玩物JAM》大師即興創作

2025/11/16  16:00

台北  牯嶺街小劇場二樓藝文空間

藝@書廣告圖片

ECHO象徵「回聲、附和與共鳴」,飛人集社劇團期望藉此打造一個讓創作者、觀眾彼此激盪靈感的平臺,探索現代偶戲的無限可能。

無獨有偶劇團藝術總監鄭嘉音新作《白,忙一場》,從一包A4白紙展開創作,她以身為物,將身體阻礙的痕跡映照在紙張上。熟悉鄭嘉音的同事笑稱《白,忙一場》是嘉音的搏命演出!紙張在舞台上被揉皺、剪開、摺疊,如創作者的身體再造,在掙扎與拉扯之間,仍閃爍著鄭嘉音特有的詼諧與韌性。她熟練而溫柔地操作材料,彷彿在為自己打造另一個自己,與戲劇構作王世偉、音樂設計暨現場樂手Malikah的合作,也將創作觀點聚焦在表演者身體狀態,以步伐、呼吸,建構齣時間與空間迴盪。

2025ECHO偶計劃《白,忙一場》(李欣哲 攝 飛人集社劇團 提供)
第4屆東亞樂派論壇廣告圖片

薛美華協同彭韶君、陳麗珠、于明珠等三位資深創作者所帶來的《2024我離開之後⋯⋯請進站》,則是一場關於生命的旅程,也是她首度以自身為題,用物件講述「薛美華的故事」。被譽為「偶戲天后」的薛美華,這次卸下教學與偶戲指導身分親自上陣,以布娃娃、各種衣物與熟悉老件,尋找及編織被忽略的日常片刻與習慣,讓觀眾在細微呼吸之間,感受生活中小小觸動與溫度。

兩齣新作雖以「物件」為主旨,但兩位資深創作者皆以「自我經驗」為出發點,真誠剖析物件與情感的呼應與對照,展現兩位偶戲藝術家在超過30年的創作生涯後,最貼近生命經驗的創作底蘊。

2025ECHO偶計劃《2024我離開之後⋯⋯請進站》(李欣哲 攝 飛人集社劇團 提供)

來自荷蘭,被譽為物件劇場始祖的TAMTAM Objektentheater(TAMTAM物件劇團),將於本月14至16日演出近年新作《紙與紙的生活》(A Paper Life)。該團由夫妻檔藝術家Gérard Schiphorst與Marije van der Sande共同創立,深耕物件劇場逾45年,以詼諧幽默、極簡詩意風格聞名全球。兩人擅於從日常生活中取材,將尋常可見的材料轉化為舞台主角,創造出既純粹又充滿奇趣的劇場體驗。

《紙與紙的生活》從一場婚禮的祝賀小戲作為起源,全劇僅以一大捲牛皮紙與一張長桌為舞台,沒有任何輔助工具。隨著紙張被撕裂、揉皺、摺疊、扭捏,紙的形體不斷變化,化身為角色、場景與故事。TAMTAM以簡約手法喚醒觀眾的想像力,讓一張紙的命運延展為萬千世界,直到紙捲的最後一刻,紙仍在說話。

2025ECHO偶計劃《2024我離開之後⋯⋯請進站》(李欣哲 攝 飛人集社劇團 提供)

壓軸登場的《玩物JAM》,由鄭嘉音與薛美華,聯手荷蘭TAMTAM物件劇團的Gérard Schiphorst與Marije van der Sande,同台進行現場即興創作。四位藝術家將即席回應觀眾帶入劇場的現成物件,透過「物」為媒展開對話,讓靈感與直覺在舞台上自由流動。這場跨國共演究竟會成為一場默契協作、創作對決,或是一場物與物之間的詩意交鋒?

「ECHO偶計劃」從工作坊、創作者討論,到國內外演出,不僅是一個年度計劃,更是一場跨越語言與文化的創作實驗。

Authors

作者

演出評論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