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在「Cute Fest」嬰幼兒藝術節演出的本地創作《親親.媽咪.大Tummy》。
    澳門

    嬰幼兒藝術節「Cute Fest」將登場 澳門兒童劇場更趨近以兒童為中心

  • 10年前開啟繼承之約,10年後繼承梁祝之願,18顆年輕果實以一闕「自畫像」,打開邊唱邊走,一人一幅的素描之旅。
    戲劇(曲)

    《梁祝的繼承者們之自畫像》 跨越時代的青春靈魂實驗劇

  • 《鼻血》演出劇照。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一場從失敗出發的家族哀歌與告別旅程

    小川彩《鼻血》
  • 新版《泥巴》宣告記者會上,團員表演〈奔跑〉段落。
    音樂

    擊樂劇場《泥巴》大幅改版上演 朱團為自己說聲生日快樂!

雙溪大年的夢廣告圖片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導覽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雜誌
  • Subscriptions數位全閱覽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表演藝術年鑑
      2.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3.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4. 表藝文摘
      5. 達人系列
      6. NSO發現系列
      7. NSO歌劇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訂閱電子報
:::

丁文玲

發表文章 2 篇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從通俗文化到舞台黑盒子

    家,劇場裡永遠的三稜鏡

    誰家的那本難唸的經,值得搬上舞台,演給大家看? 是易卜生那鬧婦女革命的《玩偶之家》?還是預告家庭價值崩解的《黑夜白賊》? 是把家族與國族鎔於一爐的《京戲啟示錄》?還是女人發聲的《記憶相簿》? 一個家族的故事搬上舞台,似乎就折射出千萬家族的故事,讓你看戲,也看到自己、以及你的家。

    文字|丁文玲
    第143期 / 2004年11月號
  • 街頭藝探ART SPY

    文學地標,丰采再現

    曾經是多少文藝青年、帶著朝聖心情拜訪的台北文學地標──武昌街的明星咖啡屋,在閉門多年後五月又再重新開張,如今,老店再點亮燈火,那些充滿創作熱情的老靈魂們,是否還能一一被召喚回來?

    文字|丁文玲
    第139期 / 2004年07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導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統一編號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