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蔡明叡

發表文章 2 篇
  • PAR表演藝術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鄭京和小提琴獨奏會

    鄭京和(Kyung-Wha Chung),一位自我幼時就已仰慕其盛名的小提琴家,將在十月份來到台灣舉辦小提琴獨奏會。對於從小即聽著她淒美的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CD長大的我來說,這場音樂會令我加倍興奮與期待。 這位南韓的小提琴國寶靠著家人完全的支持,在一九七○年代以超齡的神技及音樂成熟度,贏得當時美國本土最重要的Leventritt小提琴大賽;與她廝殺到最後「並列第一」的是同門出自茱麗亞音樂院Ivan Galamian教授的另一大弟子祖克曼(Pinchas Zukerman)!那年他們都才十九歲。 靠著大賽一戰成名的鄭京和,八○年代早已達到演奏生涯的頂峰,所有世界頂尖的交響樂團、指揮或鋼琴家都是她的合作夥伴,DECCA唱片公司更是直接簽下鄭京和為了能與EMI專屬的小提琴家帕爾曼(Itzhak Perlman)抗衡。 一位來自亞洲的纖細女子能穩站在當時大多數由猶太男性音樂家所主控的世界樂壇,可想像她除了必備驚人且完美的演奏技巧,還需要不凡的毅力與膽識。二○一一年起、在手傷休養與家庭因素的五年暫別之後,她決定復出樂壇。在我留德的歲月中不巧都與她的音樂會擦身而過,鄭京和女士不常來到台北,這次我一定不會錯過。

    文字|蔡明叡
    第250期 / 2013年10月號
  • PAR表演藝術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辻井伸行鋼琴獨奏會

    我常在教琴時鼓勵學生:「試試閉上眼睛彈琴,你的耳朵將會像被施與魔法般地展開!」因為少了「視覺接受」的作用,耳朵就更能專注地聽,並隨之共感到內心, 進而傳遞指尖、變成音樂!這是我的淺見。對日本鋼琴家辻井伸行的好奇,除了知道他是二○○九年第十三屆范.克萊本(Van Cliburn)鋼琴大賽的冠軍得主,更從媒體剪輯他於紐約卡內基音樂廳(Carnegie Hall)的獨奏會片段與後台紀實中,深刻地感受到其代表「音樂人生」的實踐與難能可貴。據說辻井伸行出生時已是全盲,先天的限制並未澆熄他在音樂上的追 尋與熱愛,而諸多國際大賽獎項無疑是為他的才華、努力與堅持做了最好的見證。個人覺得辻井伸行的琴音透露著一種最原始的快樂、純淨與滿足;他的音樂讓我體 驗到一種真摯的美。如同所有鋼琴家,除了要克服艱難的演奏技巧,他還有許多我們一般習琴者所想像不到複雜的讀譜「準備工作」。話說到此,我對這場音樂會早 已從期待轉化成衷心的祝福!

    文字|蔡明叡
    第234期 / 2012年06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術(家),與它們的產地

  • 戲劇

    劇場散步筆記:迷走在現場的觀察絮語

  • 特別企畫 Feature

    回家的理由

  • 特別企畫 Feature

    在藝術的產地,8位在地居民街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