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 Feature
導演與作家/文學劇場漫遊者.答客問
陳立華:劇場與文學的關係是一種「平行論述」
1.從改編文學為劇場文本的經驗中,你認為劇場何以提供讀者/觀者不同的樂趣?
觀眾在劇場裡,是可以用眼、耳、鼻、身、腦同時接收信息和刺激的,所以當然跟閱讀文字時,只用眼和腦的經驗是不同的,其中的樂趣差異,也在於此。不論小說或戲劇演出,大家都在找尋使用媒材(文字或語言、音樂、構圖畫面等等)的最有效傳達方式。不同的創作者以各自熟悉的媒材去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原本並沒有什麼好比較或評論的,只有當傳遞的有效性和準確性發生漏失時,才會回頭檢討不同的媒材的本質和特性。
2.處理文學文本和劇場文本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戲劇被稱為綜合性的表演藝術,就是因為「以人演故事」時,可運用的表達工具之多樣,幾乎可以說是無所不包,也因為使用媒材的種類多樣了,在對觀眾傳遞創作者的概念時,有效性和準確性反而極容易發生偏差,或發生觀眾感受(領悟)到的超越創作者所知覺的(或所以為的)的情況。於是,戲劇被分類為表演藝術時,導演要處理的諸多技術性問題,就遠比以文字為單一媒材的寫作來得複雜。
3.任何一部作品都具備劇場搬演的可能性嗎?
當然不是!但也可以說,當然可以!
這一切都要視傳達效果的好壞而定。只要找到一種適合表達該小說文本的有效表達形式,劇場裡當然可以搬演任何一部小說。但是,劇場的演出本身就是在此種表達形式下的獨立作品,事實上,已經跟原本那部小說分離開了,也就說,戲劇永遠無法取代該小說,小說也不可能完全被一部以它為創作核心的戲劇所表達。
比較恰當的形容,應該是一種「平行論述」的關係。
4.你如何閱讀、理解、呈現《看不見的城市》這部小說?
對我而言,《看不見的城市》有兩種閱讀方式:
一種是隨著馬可波羅的步履,上天入地,漫遊於各個可想像與不可想像的世界中。另一種,是保持一種距離,旁觀著忽必烈聆聽馬可波羅向他描述各種千奇百怪的經歷並揣摩其意圖。如果閱讀者感性與理性兼備,同時具有分身漫遊與客觀警戒的能
文字|陳立華、郝譽翔
第173期 / 2007年0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