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林凡妤

發表文章 70 篇
  • 林凡妤 攝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一個消失的國度──特洛伊城的戰爭傳說,在世紀末台北的一個酒廠廢墟內上演著,歷史傳說可能逐漸被遺忘,就像這荒廢的建築被拆除後,人們也一樣地會將它淡忘!

    文字|林凡妤
    第61期 / 1998年01月號
  • 馬歇.馬叟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默劇大師

    文字|林凡妤
    第70期 / 1998年10月號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窗外的舞者,專注地排練著舞步。 優柔的動作,吸引了經過的我,舞者爲舞,渾然忘我,而我,拿起相機讓時間停格,爲了欣賞再欣賞,那可能稍縱即逝的美。

    文字|林凡妤
    第62期 / 1998年02月號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以莎翁名著《馴悍記》改編的音樂劇《吻我吧娜娜》,劇中的男女主角王柏森、傅薇即使在戲外仍不忘親暱的互相撒嬌「親愛的!乖!」來培養「劇中」的感情!

    文字|林凡妤
    第57期 / 1997年09月號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導演要演員把災難降臨時的無助表現出來,演員將頭、手自然垂掛在多用途的道具上,卻眞的像極了災難中無助的人民。

    文字|林凡妤
    第58期 / 1997年10月號
  • 林秀偉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跳過無數舞曲,也編過不少令人心動的舞作,林秀偉一上舞台就成了台下矚目的焦點。這回在台上雖然也算是「舞者」,卻成了國劇中的「跑龍套」,不跳舞,一樣也捉住台下觀衆的目光。

    文字|林凡妤
    第59期 / 1997年11月號
  • 《夜夜夜麻》試圖以幽默的氛圍,召喚出悲戚的基調。
    焦點

    夜夜不休方城戰

    四十歲的人寫中年人的故事,三十餘歲的導演來詮釋,交由四個二十幾歲的少年家細細揣摩。兩個十年的差距,戲劇的奇妙跨越人生寫實的框限。

    文字|蔡依雲、林凡妤
    第60期 / 1997年12月號
  • 雲門舞集《水月》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或前、或後 或左、或右 不管你往哪一個方向走去 生命其實一直就 重複著 交疊著

    文字|林凡妤
    第73期 / 1999年01月號
  • 蔡琴的聲音極具魅力,情感豐富、戲劇性強。
    焦點

    明星蔡琴的專業魅力

    「我是認眞要演好歌舞劇,旣希望大家不要只以六十分的標準來看我的表現,又害怕面對太嚴苛的眼光,好掙扎啊!」

    文字|蔡依雲、林凡妤
    第71期 / 1998年11月號
  • 夜總會的群舞、嘉年華的狂歡,無不「熱力」表現舞者身體的美感。
    焦點

    合力築起不夜城

    有了專業明星、定了軍心,其他果陀積極培養能演能唱能跳的演員還有王柏森、陳幼芳、顏芳馨、王友輝等人。舞蹈由香港編舞者馮念慈設計,古典、現代舞蹈兼具基礎,梁志民說他的風格「屬於頹廢的華麗,帶著哲學味。」夜總會的群舞、嘉年華的狂歡,無不「熱力」表現舞者身體的美感。 至於舞台的設計方面,特別針對台北國父紀念館視角太窄的缺點而有新突破:「整個舞台墊高五十公分,再鋪設七條軌道(縱三橫四),以後果陀只要進這個場地演出,就會運用這組由施舜晟、王世信設計的造價昻貴軌道。它除了讓景片組合靈活,同時也解決這個舞台前面五分之三缺吊桿的難題。」針對《不夜城》的主題,舞台色調仿自俄國畫家夏卡爾的畫──瑰麗濃稠、富想像力,透出一股多愁善感的浪漫。 歌舞劇的元素繁多,亟需導演的細密發想與最終統合,工程較一般舞台劇浩大。但是當導演梁志民在一方斗室中,將音樂播出,逐一唱出每一個角色的歌曲,隨著節奏時而輕鬆隨興、時而高亢飽滿,沈醉、鍾愛歌舞劇的心情,似乎帶他暫離繁重的導演工作。 或許,在夜深孤寂的人世裡,走進這座衆人合力築起的《天使不夜城》,你也可以暫離原有的煩惱,和人物同哭同笑,隨音樂或悲或喜。 (本刊編輯 蔡依雲)

    文字|蔡依雲、林凡妤
    第71期 / 1998年11月號
  • 《流浪者之歌》中,舞者的身體不再稜角分明了。
    焦點

    轉變中的身體

    從《流浪者之歌》開始,雲門舞者的身體改變了,我們採訪了幾位雲門舞者,請她們來談談這個改變對她們的影響。

    文字|陳品秀、林凡妤
    第71期 / 1998年11月號
  • 「柏林愛樂獨奏家室內樂團」在國家音樂廳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賞樂者。

    文字|林凡妤、柏林愛樂獨奏家室內樂團
    第76期 / 1999年04月號
  • 《KiKi漫遊世界》創作社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文字|林凡妤
    第69期 / 1998年09月號
  • 美國茱莉亞弦樂四重奏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重金屬搖滾的風格, 在樂手一身勁裝和 冷酷造型下表露無遺。

    文字|林凡妤、白水
    第75期 / 1999年03月號
  • 對所有跳過《薪傳》的舞者來說,絕對會是一個一生淸楚而重要的回憶。
    座談會

    《薪傳》二十週年演出

    受訪人:古名伸(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主任) 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主任古名伸說道,每次舞蹈系的年度公演總希望給學生一支重頭戲的作品。今年正逢林懷民的作品《薪傳》於中美斷交之後二十週年,結合舞譜家Rey Cook爲《薪傳》寫舞譜的計畫,因此選擇了這支舞碼。這次的演出不管對系上或對舞蹈系學生來說都具有很大的意義。 精神性的挑戰 古名伸繼續談到,舞蹈系學生的身體訓練跟以往《薪傳》舞者的苦練實幹大不相同。舞者長期以來被要求許多身體的訓練,而實際上我們也知道身體其實是可以跟精神分離的。《薪傳》是最能提供身體爆發力與精神性表達的一支舞,對現在的學生來說,《薪傳》許多舞步對他們是簡單的,難的是背後的精神。他們必須花很大的精力回到那個時代,這是一個挑戰。 「其實就連我當年十九歲跳《薪傳》時,都必須要靠對自己的過去、祖先的追溯、挖掘,來貼近先人從唐山渡海而來的精神。到後來演出時,我可以感覺到在台上演出的那個人不是我,而是我的祖先。對所有跳過《薪傳》的舞者來說,絕對會是一個一生淸楚而重要的回憶。」 走入歷史 對林懷民來說,很多東西現在是編不出來的,所以可以說《薪傳》對他而言已經是個歷史。從敎育的角度來說,做這樣一場演出也是歷史,在舞蹈系這次演出之後,很難有機會再見到全版的《薪傳》了。 此次《薪傳》排練時,舞譜的記錄工作也同時在進行。從舞蹈史的觀點來看,透過記譜家Rey Cook的紀錄將使得《薪傳》長遠保存,讓台灣的舞蹈作品走入歷史。寫下一支舞蹈的舞譜是一件浩大的工程,也只有學校比較能提供如此的能力、時間和人員的配合。 記譜人是一個旁觀者,爲求詳實記載,舞譜家會對舞蹈提出許多吹毛求疵的問題,編舞家因而必須釐淸許多不確定的細節;學生們也可經由此了解到舞譜是怎麼一回事。由舞譜可以流傳千古,了解到「重視舞譜」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舞譜硏究也一件很學術的事情,舞蹈敎育在台灣也只有藝術學院有硏究所,但硏究所裡卻沒有設理論組。如今,演出的累積、人的累積已經到了一個關口,我想台灣舞蹈的學術硏究也應該是開始的時候了。 (本

    文字|陳品秀、林凡妤
    第72期 / 1998年12月號
  • 湘崑彈性而生活化的表演方式賦予演員極大的發揮空間,張富光(右)詮釋的人物也因此與湖南觀衆特別契合。
    絶活亮相

    文武雙全張富光

    湘崑傳統戲的熱辣火爆和南崑的柔膩優雅看似相互矛盾,張富光演來卻都游刃有餘。

    文字|陳凱莘、林凡妤
    第74期 / 1999年02月號
  • 馬丁尼(左後)指導演員演出《仲夏夜夢》。
    台前幕後

    狂歡縱慾、翻騰人性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學期公演《仲夏夜夢》

    走過近半生,從事敎職十二、三年的馬汀尼,在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中,讀出了自己身爲台灣女性的成長心事;爲了實踐自己更貼近這片土地的心情,她將協同學校裡的年輕演員與設計群,要把俯瞰關渡平原的露天舞台,點綴得如夢似幻。

    文字|傅裕惠、林凡妤
    第77期 / 1999年05月號
  • 由於團長郭子在唱片界累積的資源與經驗,臺北故事劇場在行銷上有相當的娛樂傾向。圖爲郭子(右)主演的《大家安靜》。
    特別企畫 Feature

    行銷是一種「溝通」 劇場行銷經驗談

    劇場作爲一種表演藝術,不能沒有觀衆,行銷的意義就是提供一套做法幫助劇團透過市場的觀察,認識與觀衆之間的互動關係,與觀衆溝通,進而完成交換的行爲,處理行銷無疑就是在處理溝通。

    文字|趙文琪、林凡妤
    第76期 / 1999年04月號
  • 《危險關係四重奏》中,導演運用諸如拼貼、異物入侵、精神分裂、雌雄同體等後現代狀況中易出現的特徵,但這些特徵又不能敎人對號入座,否則陷
    戲劇

    變奏演繹的危險關係

    導演爲本地示範了前衛活潑的高難度劇場作品,然而也在如此複雜的語言指涉裡,犧牲了觀衆對這齣戲及其原典中淋漓挖掘的人性往復的期待。

    文字|蔡依雲、林凡妤
    第76期 / 1999年04月號
  • 速度被減緩所造成的影響是使得觀賞時的注意力降低。
    舞蹈

    侏儒與巨人 《水月》裡的巴哈

    一件藝術品的形成往往是由內而外,以便一切相關要素能夠密切配合以形成一個有機體,而不是在創作者有了意念之後,拼圖式的尋找相關的要素,否則其創作結果將只是一種觀念而已,而非一個實體的藝術品。

    文字|余炎、林凡妤
    第73期 / 1999年01月號
1234下一頁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